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张虚无缥缈的“情报网”
,从纽约开始逐渐发酵了。
第120章西北弥漫的不安
国民党甘肃省主席,于学宗,正在甘南的陇南市视察,确切的说,是陇南的文县。
文县境内,就有大名鼎鼎的阴平古道,三国时邓艾伐蜀,就是避开了姜维正面接战的剑门关,从文县绕道甘南,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
这条阴平古道全长265公里,按照当时的以360步为一里,正好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
阴平古道虽然是甘肃与四川之间交通的一条便捷之路,但西华军通过阴平古道攻入甘南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沿路崎岖,山高路险,尤其其中的摩天岭地段,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
这样的崎岖道路,小股部队穿插可以,大军沿着此路进攻,难度就太大了,所以于学宗并不如何担心。
但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还是要做好防范,这也是他来陇南检查防务的原因。
除了阴平古道,甘肃与四川的通道就要是天水到汉中的东线,这条线西华军要突破秦岭天险,如果西华军做到了,也就不用守了。
于学宗作为张学良最信任的左膀右臂,这些日子思绪一直犯愁。
得到西华的足够资讯后,他内心对于东北军、西北军与西华的战争,已经非常不看好。
东北军说白了是丧家之犬,而杨虎城的西北军本来是地方部队,连北洋的传统都没有,很难讲有多少战力。
但是张学良的选择,他很能理解,还能怎么样呢?难道不战而降?西华和蒋介石一样,都是要彻底吃掉东北军,别无选择啊。
只能最后一搏,看有无生机了。
来到甘肃后,他心头更是沉重,一个字曰“穷”
,两个字曰“太穷”
。
这个地方,与东北相比,简直是荒漠,这样的地盘,根本养不起兵啊。
难怪蒋介石对于放弃甘肃交给东北军,那么痛快。
要知道从1930年蒋介石从军阀中原大战中胜出后,派邵力子、朱绍良先后主政甘肃,不算不重视,其后甘肃已经是民国比较忠诚的省份了。
之所以在西华压力下痛快地退出,不就是因为没有油水吗?
确实,他来到甘肃以后发现,除了省城兰州外,其余地方,都称得上“穷乡僻壤”
这4个字。
他不算是没见识,甘肃有丰富的矿产,如果能发展工业,还是有前途的,可是发展需要资本,还需要时间,东北军怎么可能呢?
偌大的一个甘肃省,人口不到600万,财政收入一年不过几百万法币,而最繁华的省城兰州,人口居然只有9.6万人,这样的底子,能干什么?当他盘清了甘肃的家底,内心不由得一片冰凉。
甘肃也不是没有油水,整体耕地有大约4000万亩,可是这些土地,大部分在小军阀和豪强手中,除非东北军化身为红军,用刺刀去争夺,这可能吗?
而且甘肃这个穷地方,居然还受到在宁夏和青海的“二马”
的觊觎,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甘肃相对于宁夏和青海,又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了。
想起二马,于学宗一阵厌恶,作为汉人的立场,他对于这两股马家利用部分回民狂热的宗教信仰搭起的军队,非常厌恶。
马家军的创始人马占鳌,就是白彦虎回乱的主角之一,当时有主要的四股回民军,左宗棠进剿的时候,消灭了势力最大的马化龙,却招安了马占鳌。
马占鳌后来因为投诚袁世凯而崛起,在其死后,马家军内部一分为三,马占鳌长子马安良统领甘肃、马麒镇守西宁、马福祥节制宁夏。
马家军一度全领三省,势压西北。
但是马家军的嫡系马安良部,却在冯玉祥崛起,入主西北,建立西北军后,被快速铲除。
剩下的“二马”
,却因为宁夏和青海的苦寒因祸得福,在蒋介石上台后,迅速投诚,成为了西北节制一方的军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