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不是“体面、够炫、显摆、欲望、癖好”
。
但是资本的本性,总是希望人们的生活态度,变得被消费所驾驭,而不是自身反过来驾驭消费,所以资本总是会不断推动消费主义的升级,去放大人们的消费欲望。
在某种意义上,这并不是完全的坏事,因为消费主义升级,确实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激励商品的创新发展。
但显然不能是毫无约束,更进一步地说,约束是主要的,放松管制才是偶尔的。
所以在现在的社会系统中,“限广告”
和“纯化度管理”
都是比较重要的,广告一般就仅限于商业和购物系统,而不能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一个人平时的生活,追剧、读书、旅游、娱乐,运动,无论干什么,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是商业广告和产品推广,这样的社会环境,当然是过于商业化了,必须整顿调整,这就是“纯化度管理”
,过多的广告就是一种污染,不能让其渗透全部生活。
如果让赵云腾现在来观察,他可以发现,新时空与旧时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例如旧时空民众在网上消费追剧,广告是多到让人厌烦的,因为平台赚的主要就是广告费,同时利用廉价的会员费乃至“免费”
,来吸引观众。
但在新时空,广告直接被禁止了,平台的收入,基本就是播剧中,民众的点映收入,点映的费用,是经过物价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
所以新时空的点映,是个简单的流程——民众按审核价格,在线上点映视频节目,无论是电影、电视剧,或者其它视频,不牵涉广告或者其它五花八门的推广销售。
当然,由于新时空中国远比原时空富裕的缘故,平台缺乏广告费收入,并没有弱化其收益的能力——毕竟中国拥有庞大的具备充分消费力的国民群体,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平台,都可以轻松做到原时空10倍以上的观众规模。
如果让赵云腾个人,来持中而论,他恐怕也无法明确判断两种模式中,哪一种更好,新时空这样的放弃广告收入,来纯化消费主义,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比较愚蠢的,放弃了明显的商业收益,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嘛。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过多的消费主义,确实会影响到民众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物欲掩盖了精神的需求嘛。
不管怎么样,现在中央有关部委对消费主义发展的限制就是:当人们想要消费或者购物的时候,他们只要行动,就可以充分地看到广告和宣传,从而享受消费,得到充分的选择权;但人们在从事其它工作或者其它活动的时候,需要尽量屏蔽一切的商业宣传,使得工作和活动能够被“纯化”
,避免商业广告的污染,让工作和活动,聚焦于本来的目标上。
这和资本主义世界,完全不一样;甚至和李思华与赵云腾,他们在原时空的互联网时代的体验,也不一样。
因为在原时空,无论是中国还是资本主义世界例如美国,互联网平台存在最大的收入来源,其实就是广告费。
例如美国的脸书(后来改名叫META)就是如此,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等也是这样,更不用说那些媒体化的平台,例如头条等,更是依靠广告费的收入。
这些平台,发展到后期,收入才变得逐步的多元化,但广告费仍然占据他们整个收入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大的部分。
正因为如此,在原时空的互联网时代,商业消费主义,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疯狂的商业广告推广,配套大数据个人消费画像和精准推广等科技手段,使得每个人都处在重重叠叠的明暗商业广告的覆盖之下,被消费主义所掩埋。
新时空则想避免这种场景,把购物和消费以外的时空,还给纯化的工作、活动和生活。
能够这么做,是因为新时空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基本都是混合体制的平台,国家能够影响和控制,并在前期提供充分的资本渡过“亏损期”
。
新时空的中国,现在有23亿国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原时空同期的10多倍,这使得每个互联网平台,只要达成足够的规模,可以依靠不需要广告费收入的模式,生存和发展。
中央能够在非购物和消费的互联网平台“去广告和纯化”
,就是得益于这样的现实。
总之消费时看得到广告,不消费时就屏蔽广告,这就是新时代的政策导向。
这种导向正引导着一些科技的发展,例如未来实现智能化屏蔽所有商业广告,只要人工智能能够给出指令。
不过总归还是双向发展的好,中央能够主导根本的纯化社会环境,而个人能够进一步进行选择,两者结合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如果有些人难以抵抗消费主义,那么一个纯化的环境,显然有利于他们其它方面的发展。
这就像是屏蔽电子游戏,有的人意志薄弱一些,无法自己决定不去玩电子游戏,那么如果能让其不能接触到电子游戏,自然就可以把他的精力,转向“正途”
。
这样的调整,除了制度上的设定,也需要科技的发展辅助,来协助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