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土匪们肯定是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的,否则那个卡尔很有机会给他们给大卸八块,也轮不到眼前的鲍威尔给“肉票”
们传递家信了。
我甚至还猜到那个卡尔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肯定也跟“集邮”
脱不了关系。
我留意到寄来的信上同时贴了两枚“2分”
和一枚“1分”
的帆船邮票,刚好跟那枚“土匪邮票”
的面值等值。
按照鲍威尔的说法,收了“土匪邮票”
的邮资以后不再另收邮费,换言之负责传递信件的那个美国人自己还买了等值的普通邮票去寄信。
——美国人肯定不会这个年代就开始学那啥做好事了,唯一的解释是他想通过此事件造就这么一枚“邮票”
,以便在集邮市场上高价出售。
我记得满清时期控制海关的英国人也专门搞过一批集邮用的特殊版别邮票。
我当然不会傻到去揭穿他们。
首先这好不容易才开通了一条可以跟外界联系的邮路,我可不想多生枝节。
反正我记得这里的事情应该不久后就能解决了,到时这东西肯定就自然而然被停止了,而且这也远远说不上是“邮票”
,因为那个卡尔还补贴了相应面值的普通邮票,顶多就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特殊标记而已,应该不会被官方认可的。
此外我还有那么一点点私心,而我作为一个集邮者……呃……那时候的集邮者,手头的这个“实寄封”
尤其是“我”
自己用过的,对我来说应该还是比较珍贵的。
其实这里很多人身上基本都没什么钱——都在一开始被土匪们搜光了,所以鲍威尔所谓“卖”
邮票,大多也就是“记账”
而已。
等事情完了以后这“帐”
能收回多少还真是天晓得,所以多数那个“土匪邮票”
都是卖给那些外国人的。
此事到此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两枚印刷粗糙的所谓“邮票”
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很多上海的邮商和集邮者的关注;而当时邮政系统在得知消息以后,很快就下发通知,规定凡是贴有此“邮票”
的信件一律退回原地,因此这个所谓的“土匪邮票”
也就昙花一现而已。
)这中途,“二当家”
郭其才也曾和我聊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