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天,国王更衣,换了袍服和冠帽,衣帽式样与汉朝黄门官的穿着相类同。
国王乘坐龙辇,龙辇中是朱漆描金座位。
前后十六人用四根大杠将辇抬起来,辇高与盖檐相齐,仪仗队列首先是四对大方旗作为前导,紧随其后是六对仪仗长杆刀、六对仪仗长杆枪。
后面还有十多对形状如月斧、画戟和狼牙槊的仪仗用具,都是柄长一丈多。
还有一顶三檐大红伞、两组金鼓乐队夹杂其中。
靠近龙辇的位置,侍从依次手举四对长杆大鸡毛帚、一对大翎毛扇、一对形如满月的团扇、一把大兜扇和两对提炉。
扶龙辇的,都是紫金大夫和翻译官等,他们步行随龙辇前进。
又有装束如红衣人的十多位儿童,分别手执拂尘、团扇等物,也扶着龙辇前行。
国王到天使馆后,与追封礼仪时一样,向册封使拜谢。
从王府到天使馆途中,皆分路段进行了精心的点缀布置,或编一道矮竹篱,旁边排列着盆花;或垒起假山,四周栽植松柏树木。
鹿鹤造型几可乱真,纸扎花卉群芳炫目,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按照旧制,逢五的日子国王要派遣官员向册封使请安,逢十,国王要亲自上门拜谒,但册封使再三辞谢,于是逢十的日子,国王便不再上门,派国相来参谒。
国相参谒时,根据礼仪制度,册封使在厅堂摆设公座,国相和三法司行礼,册封使离开座位起身站在旁边,并回以拱手礼。
随后,紫金大夫端正站立,其余人等端坐椅上,静候紫金大夫行叩首礼后退立一旁。
从官相见,只是按照交际礼仪,相互长揖而已。
根据《琉球国传》的记载,自汉朝时琉球建立天孙王朝以来,国王都姓尚(注:史载,1430年,才由明宣宗赐姓琉球统治者“尚”
姓),直到明朝洪武初年,才与中国确立宗藩关系,奉中华之国为宗主国。
琉球原本有山南、山北、中山三个王国,直到本朝初年才合并为统一的中山琉球王国。
琉球国四面全是山地,却并没有高峰,也没有城郭,国境约宽数百里,中间分为三座府城,国王居住在首里府,也叫“守礼府”
,执掌国政的重臣也居住在这里。
第二座府城是久米府,明朝永乐年间很多中华居民迁入此地,教给他们当地的文章经籍,有二十四姓,此后世代居住于此,负责整理公文案牍,类似于中国的翰林院一样。
第三座府城是那霸府,所居住的都是商贾人士。
琉球国的官宦,都是世代为官世代享受俸禄的,虽然也仿照唐朝制度,以科举作诗来选拔读书人当官,但真正应考的其实都是官宦子弟。
琉球国铸造并使用的钱币称为宽永,其他国家的一两银子在此可兑换一千六百文宽永钱。
琉球国的刑罚中没有斩刑、绞刑、枷刑和号刑,有人犯罪则送到三法司追究查办。
罪责轻的,用杖刑拷打;罪责重的,给他一只独木舟,连人带舟逐入大海,任他孤舟漂泊,最后一纸诏书将他发配充军;罪大恶极难以平民愤的,则剖开他的腹部将他投进海中。
琉球国居民的主食为红薯。
红薯一年三熟,每担的价格不过百文钱而已。
也种植粟谷、小麦、稻米和土豆,但这些农作物,当地人却嫌吃不饱肚子,只在来客预备宴席时再派上用场。
琉球人多穿麻布衣服,不崇尚养蚕种桑。
隶属于琉球国的岛屿,共有三十六座,有的距离府城很远,有的相对较近,却都隔着重重海洋。
家禽鸟类同中国大致相同,倒是长鳞和长介甲的,大部分都是海洋生物,有一种大海虾如量米的升斗那么大,还有一种大螃蟹形状大小如草编斗笠。
而鱼类,或红或蓝,色彩斑斓,难以用文字来形容,味道却很腥,也不好分辨到底是好是坏。
琉球国出产烧酒,也出产红酒,还有一种白酒看上去像乳浆,是琉球国的女子将米粒嚼碎后酿造的,味道较甜,只略微有些酒气罢了。
在琉球国,几乎看不到身材高大彪悍的人。
此地物阜民丰,治安良好,从没听说过有偷盗事件发生。
街市中没有店铺,也没有茶馆酒店。
房屋四周布置了很多抵御潮水的设施,房屋不是很宽大,也没有三间通连的大房间,四壁用木板加以固定。
室内都铺着高出地面两尺多的地板,地板上铺着类似于席垫一样的厚布,名为“踏脚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