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回什么,大家商量商量,回一样的好了……”
众人一齐商议着,欢声笑语,举杯对饮,明月高悬,坊内热闹。
*
时光荏苒,一月过去。
东平纺织坊
彭娘子一大早起来,收拾梳洗,同屋住着的几个娘子也都起身,一起去打水洗脸。
彭娘子自己把头发梳好,又给同屋的另一个姐儿梳了时兴的发髻,那惠姐小声说:“咱们在这住了快一个月了,掌柜的可说了什么时候给房钱?”
旁边有小娘子插话:“你傻了,直接从我们工钱里扣。”
惠姐这才松了口气,“一直在发愁这事,手里没钱呢。”
彭娘子笑道:“等发了工钱,咱们手里就有余钱了。”
那小娘子见惠姐头发梳得光亮,心生羡慕,“彭娘,你不光纺得好纱,手也巧。”
惠姐说:“我们村里人都说,这是因为彭姐七夕拜月,我们就知道瞎玩瞎吃,没去拜月。”
彭娘子笑着说:“你若想学,也教给你,梳个几次,自己就会了。”
那小娘子欣喜道:“果真吗,谢过彭姐姐。”
几个娘子梳洗好了,一起往食堂走去,“也不知道今天吃什么。”
食堂一早已坐了些人了,那蒸炊饼的大蒸笼一掀开,氤氲的白雾弥漫了大半个食堂。
惠姐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几人拿了海碗盛了热乎的萝卜汤,每人拿了两个白炊饼,又拿了一筷头酱菜,坐在长条板凳上吃起来。
在她们斜对桌是个小子,眼看着喝了一碗萝卜汤,吃了三个炊饼,又去打饭的地方要了一碗汤,拿了四个炊饼。
这的吃食是不限量的,但是不许外带。
“瞧他没多大,是个小孩呢,怎么吃这么多?”
“饿呗,惠姐刚来的时候,一顿饭要吃五个炊饼呢,慢慢才把饭量减下来,饿怕了。”
惠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她是郓州辖下村里的农户之女,家中父母耕织,有一姐一弟,姐姐已经嫁人,只她和弟弟和父母生活,大伯二伯生活也艰难,彼此难依靠。
近些年来听自家阿爷总是叨念着税又涨了,活不起了,家里的境况越来越不好,终于在今年,家中收成不好,交不上税,还不上给村头的利钱,两亩薄田被典当,家中彻底没了生计来源。
村中和她们家一样境况的人家很多,有的投靠亲戚,有的给村里员外做了佃农,惠姐本想把自己买了,换些钱来给父母弟弟生活,却被彭姐找上门来,说要带她去东平府上工。
管吃还管住,一个月八百文钱。
惠姐想都没想就跟着来了,来时只拿了自己的一件里衣作替换的,棉衣只穿了身上那件穿了多年的窄棉衣。
一转眼一月过去了,谁能想到她能过上现在这般神仙日子。
每天有能吃到饱的炊饼,还有温暖不透风的住处,有师傅教着做手艺,还有工钱拿。
她看着那个吃炊饼吃到噎着的小子,就好像看到了刚来那日的自己,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吃了好几个炊饼。
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惠姐把碗里的汤喝光,在心中笃定的想,
她吃了两个炊饼就逼自己不要再吃了,肚子已经撑了,而且她心里明白,等到了中午,还有饭吃呢。
彭娘子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哪的小娃,没人管管他,再吃把肚子撑破了怎么办。”
边上的小娘子说:“染坊的,那边男人多,这个小的估计是学徒,我听坊里姐妹说,咱们东平慈幼局收了年龄大的孩子,都叫他们来这学本领,以后自己能做工。”
她小声说道,“没准以前是哪的小乞儿呢。”
彭娘子感慨,“咱们东家真是善人。”
惠姐也说:“东平府真好……”
他们管百姓的死活呢,不叫自己治下的百姓吃不上饭。
“比我们郓州城好太多了,又富庶又好。”
一行人吃了饭,都去坊里上工,到了中午午饭之前,冯掌柜把她们一坊的女工召集起来,“你们也干了一个月了,今天发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