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佶听他一言,又目光环视群臣,见不少人暗自点头,自己心里也有些不自信起来。
此时刑部王尚书劝道:“臣犹记王荆公当年变法,其志在富国强兵,其策亦多有可取之处。
然终因变法过急,朝中上下难以协同,地方执行多有偏差,终致新法虽好,却生出诸多弊端,甚至激起民怨。
此皆因变法之杂,非一朝一夕、一纸诏书所能成就。
如今郓王欲改革盐场,臣恐其重蹈覆辙,还望陛下三思。”
赵佶闻言,脸色微沉,那丝不自信也烟消云散了。
他素来敬重父皇神宗皇帝,王荆公变法亦是父皇主持,如今这番话无异于暗指神宗决策有误。
他心中不悦,却未表露,只是淡淡道:“卿家所言朕自会考量。”
王尚书见皇帝不悦,话锋转得极快,“臣并非反对改革,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不如交由臣等详加商议,再作定夺。”
赵佶沉吟片刻,挥了挥手:“也罢,此事便交由太师考量。”
李邦彦闻言眉头一拧,交给陈文昭?那陈太师可不一定会怎么做。
李相公眼见此事又有可能重回赵楷手中,赶紧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赵佶说道:“卿家旦说无妨。”
李邦彦说道:“郓王殿下关心国事,实乃社稷之福,然盐政改革非同小可,殿下既已平定江南叛乱,功勋卓著,又心系百姓,不忍黎民受苦,不如便叫郓王殿下继续坐镇江南,以防不测。”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皆面露异色,郓王属地本在北方,李邦彦却提议让他留在江南,显然是想借此削弱郓王在朝中的威信。
在这朝廷之中,不管你是谁,要做什么大事,做出什么政绩来,只要远离汴京城,天长日久,这东京的人哪里还记得你半分?
白时中说道:“郓王蜀地在北,岂能久居江南?”
李邦彦被驳,脸色微变,正欲再言,赵佶眼疾手快抬手制止:“好了,此事不必再议。
改革盐场之事,朕已看过奏章,确是为国为民的好策,不过三皇子未曾理政,其中定有不足之处,便叫二府商议再加施行。
至于郓王,朕自有安排,不日便召其回京。”
众人左右看看各位同僚,心下暗中思量,陛下这算是打了一手平衡,一方面封赏郓王,依他所上奏之言改革盐场,以郓王名义施恩于两浙亭户;另一方面却不叫主张此事的郓王殿下主持改革,而是叫其回京。
如此一来,他们也么什么好说的了,只等二府商议出个章程出来,再送到南边施行便是了。
只是听说秀州府盐场亭户愚鲁残暴,不是好相与的,好处不到手,也不知郓王殿下在南面是否能平安。
还是该早日安抚盐场亭户,将此事圆满过去,叫殿下平安北归才好。
*
赵楷却不知东京还有大臣惦记他,若是知道了定要笑此人杞人忧天,只因他在华亭活捉吴念九之后根本就没到南岸那些个盐场去,在秀州府舒坦住了一夜便返回苏州了。
君子不立危墙,如此浅显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赵楷坐着大船南上苏州府,此次虽是借了潘节度使的光,但是能活捉白莲首领,依旧为他增添几分雄心壮志。
他身穿红袍站在船头,猎猎寒风吹得他身上大氅哗哗作响,却不能损他半分英气。
大船一路畅通无阻,两天便到达寒山寺码头,赵楷刚一下船,还没启程入城,便有人来报信,言转运使大人凌季康求见。
赵楷一挑眉毛,颇为意外,时日过了这么久,他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不过此人既然求见,也没有不见的道理,便宣人到宣抚使府中会面。
凌季康见郓王殿下平安归来,并没损伤一丝一毫,先是松了口气,而后拜见说道:“下官有一事禀报,殿下南下秀州府剿匪这段日子里,苏州府安定太平,并无大事,只是前几日突有一伙人来到城门前,要来拜见郓王殿下。”
赵楷果然有几分意外,问道:“是谁?”
凌季康说道:“乃是一伙绿林好汉。”
他见郓王殿下十分诧异,接着说道:“那伙绿林豪杰久闻殿下仁德威名,心怀敬仰,又听闻殿下驾临江南,便想觐见。
然他们出身草莽,唯恐身份卑微,不敢贸然前来。
得知郓王殿下疾恶如仇,而白莲邪教为祸乡里,遂决意助殿下剿除匪患,以表忠心。”
赵楷问道:“他们剿了白莲教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