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潘邓躺在师叔肚子上,一边摇头一边嘀咕说道:“不能再征战了,江南得歇一歇,穷兵黩武之举不可行,劳民伤财矣。”
徐观听他连打六个月的仗就怕穷兵黩武,不知是该叹他思虑过重伤及己身,还是该庆幸乱世有此节制之人。
第二日一早群臣于殿中商议江东要事,潘邓说起如今形势,“战事太耗钱财,我江东虽有大志,但长此以往,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暂且休生养息,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便明白了主公所想,袁常棣说道:“现大军对阵金军六月有余,刚刚回归,军士疲乏,是该歇息一阵,再图其他。”
林朔也说道:“如今洪州已取,江东沃土颇多,有此稳定后方,我江东早已成进可攻退可守之势,不必急于发兵,休养一阵未尝不可。”
君臣达成一致,此事就这样决定了。
是以在其他各方蠢蠢欲动之时,江南却稳定了下来,不再发兵,反而专注于治理内政。
*
信州府永丰县,周臣早早就起身,带了两个衙役,往县下各乡看父老收稻。
如今在江南做县官,可与他从前随父亲一同在任时大不相同,他这做县令的不光要坐镇县城,上面有政策下来,他这县令还要把治下各个乡镇都走遍,眼见着执行了才行。
丰溪村村民自然也早早起了,眼见秋高气爽,稻子成熟,该到割稻的时候了,各家都三三两两拿了镰刀到自家地头,天刚蒙蒙亮,稻子就割了三四堆。
稻禾插在地上,刘二小拿了身边茶壶,把上头茶碗一掀,倒上满满一碗,咕噜咕噜几口下肚,又把壶放地上,抱稻禾去打谷。
此时却见村中保正走过来,身后还有人推了两个不知是什么的大木箱子,马保正吆喝道:“打谷伯来了,咱们村里新买的,没打谷的先别打,用咱们这新家伙!”
地头里一阵哄笑,不少人上前去围着保正,看他拿的两个笨家伙。
“这是什么?给咱用的?”
“这是干啥的?打谷的?咱有好几个贯桶呢,大家伙轮流来,也够用了!”
他们打谷之时,就是把收割来的稻禾聚成一股,由人两手抓着,把那稻子穗在一个大四方的贯桶里面摔打,让谷粒脱落,最终再把稻粒收起来,拿回家里面晒。
今日却不想保正拿来了两个新贯桶,看着还怪模怪样的,似两个大箱子,箱子里面还有个像辘轳一样的圆筒,这个圆筒可不得了,细看上面竟然钉满了铁钩。
“这是什么?”
刘二小上前拨愣一下,见这圆筒果然像轱辘一样会转。
马保正叫一干人等都离得远些,众人都以为他要用这怪家伙打谷了,却没想保正一转身,叫村里乡书手上前。
众人又笑,“马保正,你要说是你来,咱大伙信,咱侯官人会干这个吗?”
侯乡书却没理这些人,转而从身侧帆布袋中抽出一本刊物来,正是《江南风尚》建炎二年五月刊。
只见他把刊物翻到其中一页,上有《我爱发明》栏目,五月刊的《我爱发明》所介绍的人物乃是苏州府徐家村中人徐代英,而他的发明,正是这‘打谷伯’。
侯乡书又把打谷的过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把刊物塞回帆布袋里,将袋子甩到身后,挽挽袖子,从‘打谷伯’肚里掏出竹竿麻布来,把“打谷伯”
外圈围住,再从刘二小手里拿过稻禾,站到“打谷伯”
之前。
围着一圈的乡亲见侯乡书用布把这大家伙给围住了,纷纷到另一边来看,挨挨挤挤地都凑到乡书手身后。
侯乡书又低头在那“打谷伯”
上不知弄了什么机关,而后只见他脚踩踏板,这打谷伯中间的轱辘竟然转了起来。
侯乡书又踩几下,中间那嵌满了铁钩的大圆筒转得飞快,而后侯乡书把手中稻禾往前伸,那稻穗碰到飞速旋转的铁钩,稻粒哗啦哗啦飞溅到了支起来的麻布上,然后都滑到“打谷伯”
的大箱中。
一把稻禾经侯乡书手里翻腾着,把每面儿都叫这老伯啃啃,一转眼的功夫,竟都被这老伯啃光了,全吃到了敞口的大肚里!
再看他手中稻禾,哪里还有稻穗?
这也太快了!
刘二小目瞪口呆,这要是依着他们的老贯桶,他这几亩地,少说也要打上三四天,可若用了这新贯桶,岂不是一日就能打完?
不,现在可不叫贯桶了,叫打谷老伯!
他又看着那老伯的一圈儿铜牙铁齿,这大家伙牙口可真硬!
侯乡书又脱了几捧稻禾,不知怎么的感觉身上痒起来,他挠挠衣领子,刘二小就上去接替他打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