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众文武拱手劝谏,“如此方能终结乱世之举,此乃大德大仁矣!”
潘邓依旧不言。
余深老泪纵横,“此非臣等私意,实乃天意即民心,民心即天意!
上苍已降祥瑞,万民已发肺腑,历数在潘,神器已移!
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拒,大王若再推辞,是逆天也是负民也!
臣等宁触柱而死,亦不忍见天命被拒,民心失望,天下再陷纷争!”
说着竟然就要一头撞柱子,被身边的一群文武百官紧忙拦下,众人遂跪在地,“民心如此,请大王即皇帝位!”
潘邓起身,昔日的挣扎与沉重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天命所归、舍我其谁的凝重,“天意民心……诸卿以死相谏,万民翘首以盼,天意昭昭,民心切切,我虽德薄,不敢再违天命,不敢再拂民心,也不敢再负尔等忠义。”
“众卿平身,择吉日告祭天地宗庙,潘某将顺天应人,即皇帝位。”
众人皆拜,“吾皇万岁!”
刹那之间,殿内山呼万岁之声,传到殿外,殿外小吏听见此声也立即拜呼,“吾皇万岁!”
此声又传到宫外百姓耳中,众人齐齐呼喊,响彻云霄。
第328章改朝换代
主公已决心称帝,先一件事便是定国号,余深经撞柱一举,自感到拥立新皇有功,十分喜气洋洋,率先说道:“主公既然是在两浙起家,不如定国号为‘吴’?”
所谓商定国号,一般就是以皇帝发家之地为本,看此处历史上曾属哪州,或有哪个故国在此,便可以此为国号。
此发家之地乃是“龙兴之地”
,以此地为国号,定会国运昌盛。
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曾任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位于宋州,因此他便将国号定为“宋”
。
众人想了想,摇了摇头,“‘吴’不好。”
“哼,东吴皆鼠辈!
此又正值与王董两人争锋之时,岂不晦气,不好听!”
余深哼哼说道:“此‘吴’非彼‘吴’也,罢了,既然诸位不喜,那‘越’如何?”
两浙一地,曾也属越,越在春秋之时曾灭吴称霸,是响当当的地方霸主。
“越”
为国号倒是不错,只是明翰海却不赞同以两浙之地故国为国号,“主公既然荣登大统,日后必定一统天下,选江南之地故国为国号,有偏安一隅之兆。
主公按理来说是在山东东平发家,后来又入主东南,既然如此‘齐’、‘梁’、‘鲁’也都为好国号。”
众人精神一凛,这几个听起来可比“吴”
、“越”
霸气多了!
林朔说道:“东平一地,正好在鲁国。”
袁常棣说道:“齐国也紧挨着,‘齐’不是更好?齐国为战国之霸主,光辉伟业,更兼齐国向南吞宋,我等以齐代宋,正和天谶!”
众人都觉得这个果然最好,可余深还是说道:“‘齐’虽好,可主公在东平之时没有官身,按理来说,两浙才是主公发家之地,此乃龙脉之所,这国号要是选差了,岂不耽误国运?”
阮二将军紧忙说道:“谁说主公在东平没有官身的,主公后来又回了东平剿灭梁山,那时候在东平做太守呢!”
余深这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想了想,“可说到底,主公腾起,还是在两浙!”
一群人围绕着龙兴之地究竟在哪争论不休,最后齐齐看向潘邓,要他拿主意。
潘邓正拿了大臣们写的年号选,十几张里选出来一个,想了想说道:“我能有今天,离不开江东父老支持,既然‘吴’不好,就依余卿家所说,定国号为‘越’吧,登基之后改元定鼎。”
国号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是登基大典和迁都一事,既然主公欲问鼎中原,那便不可能定都江南了,林朔列了几个地方,而后问道:“主公属意何处?”
潘邓说道:“这几个地方都不是我中意之地,我心中所想,定都燕京最好,只是如今到不了燕京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