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乱世之中,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
又过了一个月,林冲来信,言应天府已经收拾妥当,河北境内归于王化。
从前大宋朝廷中的官员有愿意归顺大越的,他都记在名单上,供主公挑选。
潘邓直接把名单给了政事堂,自己只在上面找了二人,即马政父子,叫他二个来苏州府。
马政与马扩前脚刚到了苏州府,后脚董平派来的使者就到了,燕京使大礼参拜了大越皇帝,而后献上了燕山王恭贺皇帝登基的贺礼。
潘邓这才又想起王襄来,“中原王襄怎么还没派人来?”
众臣尴尬了,心道俗话说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那王襄离他们苏州府不比呼延家和董平更近?既然没来,想必就是摆明了不认可咱们大越了。
那他们也没必要再等了。
小朝堂议事之时,林朔率先说道:“如今我大越坐拥江南河北,领土之上未平之地只剩下关中王襄和燕京董平。”
这两个地方,王襄是前朝皇帝亲封的西道总管,董平也是前朝皇帝亲封的燕山王。
按理来说割据一方名正言顺,但此时天命在越,他大宋封的不算数!
林朔接着道:“……此二人虽有前朝之剑,可守不了今朝之土了。
正所谓名正言顺,他两地若没有正义之名,相必不久就会土崩瓦解,我等不防利用舆论造势,宣扬天命在越,再暗地里宣扬些前朝昏君旧事,削弱两地统治合法性,再行其他。”
宣扬前朝昏君旧事?众人侧目看向林宰相,都以为高计。
潘邓也十分赞同,“如今我初登基,也不愿马上行征伐之事。
北方苦寒,若要大军开拔,只愿过了今年,等到明年春暖之后再兴兵,如此便可依林卿家之意。”
说道说大宋坏话,阮将军来了精神,“这个简单,我知道有一本书,就叫做《大宋宣和实录》的,不知道是谁写的,可定是大宋旧臣!
此书流传甚广,里面写的就是太上被劫走到了金营的事,十分真呢!”
直把那太上皇写得十分苦楚,身边皇室也惨遭侮辱,叫看的人都猜测此作者是不是一同被掠北上,再偷偷跑回来的了。
林朔便把此书记在心里,等到日后找来看,要宣扬天命在越不在宋,培养了许久的舆情公关终于也派上用场了。
潘邓又说道:“我虽欲明年再兴兵,却又怕时日拖得久了,王董二人联合起来,解释恐怕事有麻烦,众卿何解?”
宗泽此时说道:“董平身为大宋藩王,驻守燕京许久而不见溃散,可见其军力颇强,然而他却始终偏居一隅,此次朝拜新皇又来使甚晚,可见其立场也摇摆不定,此人宜假意拖之,拖着拖着……他也就便降了。”
众人都对宗老言之凿凿有些侧目相看。
“宗大人怎能料定此事?”
宗泽呵呵一笑,“看不出他十成,也能看出五成来,他姓董的虽有枭雄之心,却无帝王之才,想必他自己也心中有数。”
不然为何犹豫再三,还是给陛下献上贺礼了呢。
第330章马扩北上
袁常棣也说道:“陛下想要明年春天开拔,倘若彼时贸然强攻其一,另一方必然趁虚而入,甚至眼见危机将至,无奈之下与之结盟反抗,形势将愈发复杂。
与其如此,眼下倒不如制定妙策,缓燕急关,先稳住董平,集中力量解决关中之患,再从容逼降燕京!”
众人听此话,都深以为然,只是如何稳住董平?
袁常棣又缓缓说道:“董平当年在燕山一地称王,先是南北吞并几州,在此之后吞并了营平滦三州,雄踞一地,再没动静。
当初应天府出战之事也没掺和其中,可见是有守成之意,陛下既然和那董平有旧,更兼陈老大人在燕山一地身居宰相,不如去信封赏,依旧封他为燕山王,稳住燕京,再做打算。”
潘邓便叫马扩和董平派来的使者一同回归燕京,说明他大越之意。
大越定鼎元年第一个新年,江南放了长假,各州府府衙都组织了欢庆活动,苏州府更是在太湖边上搭了台子叫伶人杂耍,又批了半个月的大集,许百姓关扑。
老百姓忙了一年了,到了年底家里面宽裕许多,不光是城郭户逛府城,就连乡村户也都携家带口来到府城之内游玩,整个江南欢快热闹。
马政头一回到江南来,住在陛下新赐的小宅子里,白日出门游玩,傍晚和昔日同僚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他儿子马扩却没法和老父亲一同享乐了,马扩早已经踏上北上之路,一路上寒风瑟瑟,顶风冒雪到了燕京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