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164章
信纸展开,带着长途跋涉的褶皱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气息,孙娟的字迹显得比上次更加用力,透着一股强烈的兴奋:
“秋月妹子:
信和杂志都收到了,天爷啊!
我拿着那本《新风》,手都在抖,崭新的,还带着墨香,你还在上面给我签了名。
‘青梧’,这名字真大气。”
孙娟的激动几乎要冲破纸面,“《梧桐雨》我连着看了三遍,虽然有些地方写得弯弯绕绕的,我嚼不太透,但写得可太真了,就跟在眼前演电影似的,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咋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东西。”
喜悦之后,信中的笔触变得沉重起来:“我把杂志带到馆里,那些平时眼睛长在头顶上的老同事,这回可算是正眼瞧我了,都传着看了一遍,虽然好些人也跟我一样,看不太懂里面的门道,但知道是我认识的大作家写的,都啧啧称奇呢,王馆长还特意把我叫去,拍了拍杂志,说了句‘小孙同志,人脉可以嘛!
’”
接着,孙娟的笔调染上了明显的愁绪和疲惫:“秋月,你是不知道,这文化馆的活儿,跟咱家属院帮帮忙带带孩子可太不一样了,整天脚不沾地,不是写黑板报宣传计划生育,就是组织街道老大妈排练扭秧歌。
上头还三天两头下来检查,要汇报材料,要活动照片......尽是些鸡毛蒜皮,耗神得很,馆里正经有墨水的人没几个,想找人商量个事都难。”
她深深叹了口气,
“前几天收拾库房角落那堆几十年没人动的破烂,灰呛得人直咳嗽,翻出好些发霉的旧书、破本子,还有写在黄裱纸上的老歌谣,字都模糊了,看着像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讲些古早的传说、老辈人的恩怨啥的,挺有意思,可惜破破烂烂的,我也理不清个头绪,白瞎了。”
信的最后,字迹变得有些犹豫和迟疑,透着一丝难以启齿的窘迫:“......还有件事,压在心里,想跟你说说。
馆长把今年县里春节文艺汇演的任务压我头上了,点名要个反映咱县里‘新气象、新风貌’的小剧本,时间紧得很,我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抓瞎啊,做梦都在想怎么写,头发都要薅秃了。”
笔迹在这里停顿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续上,“......秋月,你在大学里见多识广,学问又深,要是......要是能得空,稍微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哪怕就一两句,那真是救了我的急了,实在是......实在是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读着孙娟的信,顾秋月澎湃的心潮渐渐平息,沉淀出一种复杂的况味。
孙娟在陌生的土地上笨拙地摸索、挣扎,那字里行间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无力的焦虑,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曾经同样在文学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自己。
再看看桌上那本象征着某种成功的《新风》,顾秋月忽然觉得,铅字的光环之外,那些散落在生活角落里的真实困境与尘封往事,或许才是更辽阔、也更需要被文字照亮的所在。
她深吸一口气,果断地将自己那写满涂鸦、毫无头绪的新稿纸推到一边,铺开新的信纸,提笔蘸墨,给孙娟回信:
“娟姐:见信如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