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181章
指尖却先触到一个折叠得方方正正、边缘被摩挲得有些毛糙的小纸片。
她疑惑地展开——是半张从学生练习本上撕下来的纸,上面用铅笔写着几行字。
字迹歪歪扭扭,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笔一画却写得异常认真,有些复杂的字还用了拼音代替:
顾阿姨:我是林招娣的儿子小虎,我妈让我写给你,谢谢你在供销社帮她,我妈说你的话像太阳,照得她心里亮堂堂的。
我妈说,她不想叫招娣了,太难听,像欠(qian)债,她想叫林晓华,晓是知道(zhidao),华是中华的光华(guanghua)。
我妈还说,她老家有条河,小时候河边洗衣,总听老人哼吓人的老调子:“清河水流淌,女娃莫近旁,金锁沉水底,魂儿随波荡......”
她听着难受,像这名儿一样压人,以后她就做林晓华!
顾阿姨,我妈让我教她认字,你一定会认真教的。
(后面画了一个小小的、咧嘴笑的脸)
顾秋月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又酸又暖,瞬间盈满了眼眶,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昏暗的灯光下,林招娣,不,是林晓华了,笨拙地、急切地向儿子口述着心里话,小虎趴在桌上,小脸紧绷,努力想把妈妈的心声都写下来。
那首阴森压抑的童谣,像一条冰冷的锁链,缠绕着她童年,也缠绕着“招娣”
这个名字的一生,而“林晓华”
三个字,和纸条最后那句稚气却充满力量的“我教她!”
,如同穿透阴霾的阳光,充满了挣脱枷锁、奔向新生的勇气和希望。
她珍重地将纸条重新折好,贴身放进口袋。
那香喷喷的鸡蛋饼和这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纸条,成了她归途中最珍贵的行李,她在笔记本崭新的一页上,郑重地写下:“家属生产互助小组——可行性?”
然后在下面画线标注:“平城丰台镇被服厂(切入点?)”
、“林晓华(带头人?)”
、“扫盲互助(基础!
)”
。
当绿皮火车喘着粗气驶入京城站,喧嚣的人声和都市特有的混合气味瞬间将顾秋月包围,她深吸一口气,山间的清冽被城市的活力取代。
短暂的探亲结束,她的“战场”
转移了——学业,以及刚刚萌芽的那个关于改变的计划,都在等着她。
辗转回到熟悉的大学校园,冬季寒冷的气息已经非常明显了、但顾秋月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路过的同学热情地打招呼:“秋月回来啦!”
“探亲顺利吧?”
笑容依旧,眼神里却似乎多了点闪烁和欲言又止的东西。
她压下心中的疑惑,先到系里办公室销假,刚走到门外,就听到里面传出系里德高望重的王教授略显激动的声音:“......这个选题方向,理论基础是否足够扎实?是不是有些......过于激进了?现在提倡思想解放没错,但有些领域,还是需要谨慎!
步子太大容易出问题......”
另一个声音似乎在辩解,但隔着门听不真切,只模糊捕捉到“新气象”
、“探索”
、“实践检验”
几个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