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下意识攥紧了袖口,那是用江南织锦做的,比朝鲜贡缎还柔软,却暖不了数百里外那些冻毙者的亡魂。
“都说瑞雪兆丰年,”
朱高炽的叹息混着香炉残烟,“可丰年之前的寒冬,要冻死多少人?”
他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冷冽的空气卷着雪沫涌入,吹得案头的奏疏哗啦啦翻动。
远处奉先殿的檐角挂着冰棱,在宫灯下折射出冷光,恰似这江山社稷光鲜表象下,那些被掩盖的民生多艰。
赵妤望着皇帝的背影,见他肩头落了一层无形的重担。
财政会议上,吏部五十万两修缮驿馆,工部一百六十万两治河,可此刻真定府的百姓连间避雪的屋子都没有。
她忽然想起父亲曾说,朝鲜王朝每年冬天会开仓放粮,可大明的国库银粮,此刻正被瓜分在平定安南、防备漠北的计划里。
殿外的雪又大了些,扑簌簌落在琉璃瓦上。
暖阁内的地龙依旧烧得滚烫,但赵妤却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她看着朱高炽凝视雪景的侧影,忽然明白,这漫天飞雪对帝王而言,不仅是灾异的警示,更是一道严苛的考题——当国库的每一两银子都有既定用途时,该如何在民生疾苦与国家大计间,做出最艰难的权衡。
而那个被遗忘在奏疏里的“百二十余口”
,不过是这庞大帝国机器运转中,几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却足以让一位帝王在暖阁深处,感受到彻骨的沉重。
赵妤见皇帝沉默不语,忽然想起一事,开口询问:“陛下不是将部分山林收归朝廷,允许百姓定时砍柴吗?穷苦人用木柴取暖,或许能撑到开春?”
她指尖摩挲着青瓷碗沿,碗里的汤圆已凉,恰如奏疏里“冻毙百二十余口”
的字句。
朱高炽望着窗棂冰花,喟叹道:“你看奏疏——灾民非缺食,乃积雪压塌房屋,流离失所才冻毙于野。”
他想起真定府去年报过“粮仓充盈”
,此刻却有百姓曝尸雪地,心中像被雪粒打湿般沉重。
案头《大明舆图》上,三府的位置被雪光映得发白,仿佛要从绢帛上渗出寒意。
“原来如此……”
赵妤喃喃道,忽然明白为何巡按御史曾奏报“农户冬夜抱陶罐热水取暖”
。
她放下汤碗,锦袖拂过案头,将郭定的奏疏与内阁票拟并置——前者写着“屋舍坍塌十之三四”
,后者的朱红票拟纸透着暖意,却掩不住“冻毙者百二十余口”
的墨痕。
“读来听听,内阁如何处置。”
朱高炽负手立于窗前,明黄常服的下摆扫过炭盆,火星溅起又熄灭。
殿外雪片扑簌簌落着,将远处宫墙染成淡墨色,恰似他此刻混沌的思绪。
赵妤展开票拟,夏元吉的小楷工整清晰:“票拟:为雪灾赈济事拟陈处置方略票拟事由:通政司左通政郭定奏报真定、保定、太原三府雪灾及赈济事宜。
拟议如下:一、赈济急务:着三府即刻开仓放粮,按受灾户口计口给粮(每成人日支粟米一升,孩童减半),内帑银五万两速发真定府,另于边军布防处调拨棉服万件、棉被五千床,由驿站加急运往灾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