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68章 喜结连理(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洪熙十一年末,凛冽的寒风裹胁着也先带来的强大压力,呼啸着掠过草原。

面对瓦剌日益膨胀的野心与军事威胁,脱鲁忽察尔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东北格局的重大决定。

他亲自率领部族精锐,南下至山海关外,在大明戍边将士庄严肃穆的注视下,缓缓取下象征草原荣耀与骄傲的狼头战旗,郑重地换上绣着明黄龙纹的旗帜,声音坚定而诚恳地宣告:“愿为天朝臣子,永镇塞北!”

这震撼人心的一幕,通过八百里加急文书,迅速传至紫禁城。

皇帝朱高炽听闻此讯,激动不已,竟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拍在案上,琥珀色的茶汤飞溅而出,瞬间溅湿了奏章。

皇帝深知,这一举动不仅意味着大明在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位可靠的盟友,更预示着疆域的稳固与拓展。

朱高炽当即下旨,册封脱鲁忽察尔为“塞北王”

,并赐予象征至高权力与荣耀的金印。

同时,恩准其修筑“归化城”

,这座承载着汉蒙交融伟大使命的城池,从设计之初便彰显出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城郭布局严格仿照北京,遵循中轴对称的原则,规划出规整的街巷,宫殿、庙宇、市集等建筑错落有致;但在细节之处,又巧妙地融入了浓郁的草原元素——城墙上,汉式的敌楼与萨满教神圣的神杆并肩而立,象征着两种文化的和谐共存;城门匾额上,汉文与蒙文交相辉映,无声地诉说着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筑城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和谐协作的景象。

汉蒙工匠们并肩劳作,彼此交流技艺、分享经验。

汉人师傅耐心地传授烧砖的秘诀,从选土、制坯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毫无保留;蒙古族匠人则大方地演示夯土绝活,展示如何让城墙更加坚固耐用。

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民族融合的动人乐章。

洪熙十二年初,又一则捷报如春风般吹进紫禁城:从归化城到遥远的库页岛,蒙人与女真人齐心协力,一共修筑了三十二座城池。

塞北王在奏章中言辞恳切、情真意切,恳请朝廷派遣官吏,与本地贵族共同治理这些新兴的城池与广袤的土地。

朱高炽皇帝欣然应允,一道道任命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东北:布政使掌管民政,负责处理百姓的衣食住行、赋税徭役等事务;按察使整饬律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都指挥使统帅军务,保卫边疆的安全。

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官僚体系,在白山黑水间迅速搭建起来,将这片土地紧紧纳入大明王朝的统治之下。

而最令大明君臣欣慰与满意的,是安出王子坚持每年冬天都会携带妻儿,率领兀良哈部落的众多贵族子弟南下,前往北京周边地区过冬。

这一行为看似平常,实则意义深远。

这些草原贵族们在北京购置田产,让子女入读国子监,与汉家勋贵联姻,逐渐融入大明的生活与文化之中。

他们的存在,如同无形却坚韧的纽带,将兀良哈部、女真部落与大明王朝紧紧地绑定在一起。

也先曾多次派人携带丰厚的礼物,试图拉拢这些贵族,却总是遭到冷遇与拒绝。

有一次,他的使者甚至被拒之门外,只得到一句冰冷而坚定的回应:“我等食大明粟,着大明衣,岂会背恩弃义?”

这番话语,不仅彰显了这些贵族对大明的忠诚,更宣告了也先的拉拢企图彻底失败。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随着各种政策的不断颁布,当库页岛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任命书正式下发,整个东北地区的版图终于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大明舆图之上。

从巍峨高耸的长白山巅,到广袤无垠的库页岛海岸,大明的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宣示着这片历经融合与发展的土地,从此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证着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伟大历史进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打穿西游的唐僧快穿宿主又撒糖了我上我真行重生美人咸鱼且难哄大佬总勾我撩他[快穿]七零小军嫂草莓印我的玩家能成神快穿之大佬拿了渣女剧本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重生之我真没想当渣男穿到三千小世界里当炮灰做好事就变强终极一班之炎王权贵休妻后迎来火葬场兽世种田:全能仙妻又美又飒我真的没有偷那个蓝BUFF啊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自恋BOSS:小秘她只想搞钱家父曹操,字孟德镇国医神寒门枭士朝为田舍郎麻了!四儿一女供我在七零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