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就在此时,大同城门突然洞开,千余明军骑兵呼啸而出,为首的参将挥舞大刀,直扑瓦剌后队。
阿失帖木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早就在侧翼埋伏了两千精锐。
“杀回去!”
伏兵如天降般冲出,将明军骑兵团团围住。
郑亨在城头看得目眦欲裂,急令鸣金收兵,可那参将已杀红了眼,硬是拼到只剩百余人才突围回城,鞍甲上的鲜血顺着马腹滴落,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接下来的二十余日,大同城外成了血肉磨坊。
瓦剌骑兵依旧袭扰不断,烧毁了十余座村庄,掠走数千头牲畜,但每次靠近明军的营寨,都会被排枪与火炮逼退。
阿失帖木儿曾设下埋伏,引诱明军三个百户追击,眼看就要将其歼灭,却见远处烽燧升起浓烟——十里外的明军大营正派兵驰援,他只能恨恨收兵。
郑亨的“步步筑垒”
太过歹毒,营寨间的距离刚好能互相呼应,让他连小股明军都难以吞下。
更让阿失帖木儿暴怒的是,郑亨像位耐心的农夫,每日派兵挖战壕、筑土墙,一点点蚕食瓦剌的活动范围。
水井被填,草场被焚,连迁徙的羊群都被明军驱赶到堡垒附近。
有次他的亲卫想偷偷去河边饮马,刚靠近就被暗处的火枪打伤马腿,鲜血染红了河岸的沙砾。
“这老匹夫!”
阿失帖木儿在大帐中摔碎了第三个酒碗,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明军据点,只觉浑身力气都无处发泄。
明军亦非全无损失。
有个千总自持勇武,率五百人追击瓦剌小股袭扰部队,结果中伏几乎全军覆没。
郑亨在军帐中大发雷霆,将那千总的令牌摔在地上:“忘了陛下嘱托吗?步步为营!”
他亲自巡营,在每个堡垒前立碑,刻着“勿贪功,勿追远”
六字,字体入石三分,如同给全军敲响的警钟。
八月中旬,连绵秋雨如期而至。
大同城外的旷野化作泥沼,明军的火枪因受潮频频哑火,郑亨不得不下令以弓箭、滚石御敌。
可瓦剌人更惨,雨水浸透皮甲,战马在泥地里举步维艰,每日都有士兵因风寒病倒。
阿失帖木儿看着帐外淅沥的雨,听着士兵们此起彼伏的咳嗽,第一次萌生退意——马料将尽,干粮所剩无几,再耗下去,不等明军动手,自己就得垮在雨中。
八月底的一个雨夜,乌云遮蔽星月。
阿失帖木儿最后一次登上高坡,望着大同城头的灯火,那里的火炮依旧黑沉沉地对着草原。
他默默翻身上马,身后跟着不足三千残兵,马蹄踩在泥泞里,发出沉闷的声响。
没有人说话,连最勇猛的亲卫都低着头,他们知道,这场仗输了。
消息传到京师时,朱高炽正在御花园赏菊。
他展开郑亨的奏报,见“瓦剌十不存三,狼狈北遁”
字样,不禁对杨士奇笑道:“郑亨不贪功、能持重,边军整顿终见成效,北疆暂安矣。”
这场拉锯战持续近两月,明军伤亡五千五百余人,其中战死2100余人,愚者皆是受伤或下落不明。
瓦剌战死两千多人,加上重伤与溃散者,阿失帖木儿带回漠北的兵力已十不存三,这场失败让他成为了草原各部间的笑话。
此战虽非大胜,却打破了“瓦剌骑兵不可敌”
的神话,极大打击了阿失帖木儿的士气。
克鲁伦河畔的也先收到消息时,正摩挲着新铸的火炮,他望着南方,第一次感到棘手——大明不是懦弱的赵宋,想要南下,必须赌上全部家底,搏一场生死。
草原的风掠过他的脸庞,带着远方战场的血腥气,也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