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也先带着残兵退守高地,望着榆林城头飘扬的明旗,第一次感到了寒意——这汉人太子,不仅火器厉害,用兵更是如神,自己的四万大军,竟像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风卷着硝烟掠过脸颊,也先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知道,这场仗,远比想象中难打。
五月的榆林,像是被老天爷罩上了一层湿漉漉的纱。
淅淅沥沥的小雨连下了三日,瓦剌军营彻底变成了泥沼——骑兵的皮靴陷在烂泥里,拔出来时能扯起半尺长的泥条;战马的蹄子裹着污泥,稍不留神就会滑倒;堆在帐外的草料被雨水泡得发胀,散发出霉味,连最健壮的骏马都懒得啃食。
三万多瓦剌大军缩在临时搭起的毡帐里,个个愁眉苦脸。
有个来自漠北的士兵裹紧湿透的皮袄,冻得瑟瑟发抖,嘴里念叨着草原的阳光;百夫长们想组织操练,可一出门就踩进泥坑,刀都挥不利索。
士气像被雨水泡过的羊毛,沉甸甸地坠着,连巡逻的哨兵都懒得睁大眼睛,只盼着这鬼天气赶紧结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也先站在高坡上,望着连绵的雨幕,玄铁甲上的水珠顺着甲片缝隙往下滴,在脚边积起一小滩水。
他知道,再耗下去只会全军崩溃——粮草快见底了,战马开始掉膘,士兵们怨声载道,连最忠心的亲卫看他的眼神都带着犹豫。
“撤!”
五月十二日清晨,也先终于咬着牙下令,声音被雨声吞没,“回哈拉和林!”
瓦剌大军北撤的模样,只能用“狼狈”
二字形容。
他们蹚过泥泞的榆林平原,穿越毛乌素沙漠时,又遇上了沙尘暴,黄沙混着雨水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
有个小部落的首领想掉队,被也先一刀砍翻在沙漠里,尸体很快被流沙掩埋,连骨头渣都没剩下。
可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士兵偷偷溜走,三万大军走到黄河南岸时,只剩下两万多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身后始终跟着一双眼睛。
朱瞻基的“夜不收”
探马披着蓑衣,在雨幕中如鬼魅般穿梭,把瓦剌人的行踪一字不落地传回明军大营。
“时机到了。”
朱瞻基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黄河渡口,对张辅道,“他们渡河时,就是最好的机会。”
神机营和淮军火器营立刻行动起来。
士兵们披着油布,推着佛郎机炮,在骑兵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尾随。
炮管裹着防雨布,铅弹用油纸包好,连马蹄都裹着厚布,整个队伍像一条沉默的蛇,在雨夜里蜿蜒前行。
五月十九日,黄河渡口。
瓦剌人正赶着牛羊、牵着战马往渡船上挤,木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摇摇晃晃,好几次差点翻覆。
也先站在南岸,看着第一艘渡船靠向北岸,刚松了口气,南岸突然传来“轰隆”
的炮响——明军的佛郎机炮在雨中怒吼,铅弹呼啸着掠过河面,有的直接砸在渡船上,木屑混着血肉飞溅;有的落在水里,激起数丈高的水花,溅得瓦剌人满身泥泞。
“是明军!”
瓦剌士兵们尖叫着四处逃窜,渡船被炮火击中,几艘船瞬间倾覆,河面上漂满了尸体和牛羊。
有个千户长想组织反击,刚举起弯刀,就被燧发枪射中胸口,栽进黄河里,连个泡都没冒就沉了底。
也先站在岸边,看着自己的士兵像下饺子似的掉进河里,忍不住长叹一声:“不该轻视永乐皇帝的好圣孙啊……”
他挥刀砍断一艘渡船的缆绳,任由它顺流漂去,“快撤!
能走多少是多少!”
激战两天后,也先终于带着两万八千多残部渡过黄河。
站在北岸,他望着滔滔黄河水,又回头看了眼南岸隐约可见的明军旗帜,不甘地低吼:“朱瞻基,后会有期,来日方长!”
声音被风吹散在河面,带着无尽的愤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