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洪熙十三年十月二十,宣府总兵府的灯火彻夜未熄。
朱瞻基铺开探马“夜不收”
送回的密报,羊皮纸上的墨迹还带着塞外的寒气,密密麻麻的批注勾勒出瓦剌大军的分布轮廓。
他指尖划过地图,目光凝重——也先的兵力部署远比预想中复杂。
“博罗纳哈勒领一万生力军在河套平原游弋,”
朱瞻基指着河套的位置,声音低沉,“既可南下袭扰榆林,牵制我军西线兵力,又能随时东进支援主力,这步棋倒是刁钻。”
案前的参军立刻在沙盘上插下代表瓦剌的黑色木牌,与宣府的明军形成犄角之势。
“阿失帖木儿的两万兵马在开平附近徘徊,斥候回报说他们每日变换营地,看不出明确动向。”
朱瞻基指尖移向开平,眉头微蹙,“是想声东击西,还是在等待时机?”
张辅凑近沙盘,捻须沉吟:“这小子去年在阴山吃了亏,怕是想学他兄长玩迂回,试图绕开宣府防线。”
最让人揪心的是也先主力的动向。
密报显示,五万瓦剌大军并未直逼宣府,反而驻扎在大同附近,营帐连绵数十里,篝火日夜不熄。
“更棘手的是,”
朱瞻基拿起最后一份密报,语气凝重,“探马发现也先另有四万殿后部队,作为随时可调遣的生力军。
算下来,他这次竟聚集了十二万大军南下。”
“十二万?”
张辅猛地抬头,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这怎么会呢?当年成吉思汗横扫天下,麾下铁骑不过十万之众。
也先区区瓦剌首领,何德何能聚起如此兵力?”
老将军早年随永乐帝北征,深知草原部落的兵力极限,瓦剌本部能战之兵不过五万,这十二万大军的水分可想而知。
明军将帅们不知道的是,这“十二万大军”
背后藏着多少血泪与胁迫。
也先为凑齐兵力,在漠北推行“屠帐”
之令——哪个部落敢拒不出兵,便纵兵屠戮其营帐,烧其牧场,灭其族人。
有个蒙古部落首领被逼出兵时,连夜将三个儿子灌醉藏进地窖,留下血书:“若我战死,汝等即刻降明,勿随也先送命,保住族人性命要紧。”
他带领族中青壮年出征那日,骑在马上对着故乡的方向放声大哭,声音悲怆如雁鸣:“我们此去,怕是要死无葬身之所!”
这样的场景,在瓦剌各部落征兵时比比皆是,哭声几乎传遍了漠北草原。
兵器的匮乏更暴露了这支大军的虚胖。
也先命人挨家挨户搜查牧民的铜锅、铜盆,熔毁后铸成简陋的刀枪,这些“锅铁兵器”
刃口粗糙,稍一用力便会崩裂。
负责殿后的四万瓦剌兵里,近半数人手中握着的不过是木棍绑刀片的“武器”
,木柄上还留着牧民的刻痕;即便是主力大军中的一线部队,不少人使用的还是去年从明军那里缴获的“斩马刀”
,刃口早已崩裂卷边,砍在木头上会同时溅出木屑与铁锈,根本算不上利器。
“不管他有多少水分,十二万的声势总能唬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