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到了朱高炽晚年,这位一生精于权术的老皇帝,却为了“平衡后宫与朝臣势力”
,刻意布下了一盘令人捉摸不透的棋,人为在储位之争中制造着若有似无的矛盾。
一方面,他严令禁止任何皇子染指地方实权,连太子朱瞻基都未曾外放就藩。
除了早已就藩的李贤妃之子,其余留在京城的皇子——包括太子、越王、襄王在内,全都受宗人府直接监视管理,日常行动、府中往来都需报备,生怕有人私下培植势力。
朱瞻基虽居东宫,却连调遣京营一兵一卒的权力都没有,每次涉及军务,都需通过内阁与兵部层层审批,处处受制。
另一方面,朱高炽又在赵贵妃三十三岁生日那天,做出了一件破例之举:将年仅十岁的幼子朱瞻崅册封为岐王,不仅赐下豪华王府与丰厚食邑,更在关中划出一大片沃土作为封地,派工部官员亲自督办王府建设。
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他竟允许赵贵妃参与岐王的教育事务,从挑选太傅到制定课业,都让她插手过问。
这一连串举动,明摆着是故意放出风声,让朝臣们私下猜测“皇帝是否偏爱幼子,有易储之心”
。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暗自观察东宫动向,有人悄悄向岐王府示好,连内阁扩大会议上都有人旁敲侧击询问“岐王封地税赋标准”
,搅得人心浮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太子朱瞻基对此早已憋了一肚子火。
这日退朝后,他回到慈庆宫,见四下无人,便对太子妃胡善祥大吐苦水:“父皇一世英名,怎么偏偏在接班人这件事上犯糊涂?我为他南征北战多年,为大明守了多少疆土,难道还比不上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他这般折腾,难道真要逼我学唐肃宗那样,把他架空成太上皇不成?”
说罢重重拍了下桌案,连茶杯都震得叮当响。
胡善祥正低头绣着一幅松鹤图,闻言放下针线,嬉笑着打趣:“陛下现在只顾着和赵贵妃那个狐媚子在御花园赏花听曲,宫里的事都交给杨阁老,外界的流言蜚语哪还管顾得上?依我看,你真让他当个太上皇倒也省心,大不了换个清静地方,让他继续和那个狐狸精厮混,咱们还能落个耳根清净。”
她说话时眼波流转,带着几分俏皮,丝毫不见慌张。
朱瞻基被她逗得一怔,随即故意做出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模样,伸手就去捂妻子的嘴:“你这胆大包天的无知女子!
竟敢咒父皇,还直呼贵妃名讳,是要反了天了!”
手指触到她温软的唇瓣,却舍不得用力,反倒被她笑着咬了下指尖。
胡善祥拍开他的手,笑嘻嘻地躲到一旁:“反正关起门来就咱们两人,说说又何妨?你呀,就是太把父皇的小动作当回事了。”
她走到丈夫身边,帮他抚平皱起的衣襟,“岐王才十岁,赵贵妃再受宠也没娘家势力,他们能翻起什么浪?倒是你那个二弟越王,才该多提防着点。”
朱瞻基听她这么说,脸上的怒色渐渐散去。
他自己心里其实也清楚,父皇的这些举动,更多是老来糊涂的试探,或是平衡朝局的权术,并非真要废长立幼。
赵贵妃和岐王根基太浅,掀不起大风浪;襄王性子温和,毫无野心;真正需要防备的,唯有身为嫡次子的越王朱瞻墉。
只要盯紧这位二弟,不让他借着“第二顺位继承人”
的身份搞出小动作,自己的皇位便稳稳当当,无人能撼。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朱瞻基握住妻子的手,无奈地笑道:“还是你看得通透。
罢了,随父皇折腾去吧,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端,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只是他眼底掠过的一丝警惕,却泄露了心思——即便胜券在握,这储位之争的暗流,终究还是让他不敢有半分松懈。
这个夏天的夜晚格外闷热,连紫禁城的晚风都带着黏腻的潮气。
深夜的赵贵妃寝宫灯火暧昧,烛影摇红中,年过六旬的朱高炽靠着亲信太监刘安寻来的“灵丹妙药”
,正与赵贵妃缠绵不休。
半个时辰的翻云覆雨过后,他终于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浑身脱力地瘫软在赵贵妃怀中,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浸湿了身下的锦被,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寝宫内格外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