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傅传书本来好好走路,忽然天降其人,本来以为又是江湖上不顾生死的亡命之徒,可是仔细一看却是自己师出同门的师弟袁承天,心中是又惊又怒又悔又恨,心想这位师弟总是如影随行,坏他好事,而自己几次三番杀他不死,也许是他命不该绝,自己枉费徒劳,可是这位师弟不死终究是他心头之患,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也要厮机杀他。
白一平见是袁承天劫囚车,刷地一声长剑在手,见袁承天分心便刺,因为这位采薇姑娘不可以被他劫走,否则此次非但无功,而且有罪,世子多福安如果得不到这位千娇百媚的采薇姑娘,只怕旧疾复发,那么多铎王爷必竟迁怒于自己,那么自己在王府之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他见袁承天劈了木笼囚车,自然心中大怒,是以剑刺其心,诛杀异己。
袁承天也知这位终南剑派的掌门也是位功名心重的主儿,一心想着那荣华富贵和功名。
他见白一平剑来,闪身而过,二指中出,轻弹剑身,只听铮地一声竟然将长剑弹开,这下着实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本来众人见这袁承天竟以身犯险,胆敢以二指弹其剑柄——这样的举止行为太过大胆,他也不想想如果一招失手,反被人家长剑削去手指,岂不是得不偿失,这也是他艺高人胆大,别人只怕无人敢如此以身犯险。
其实这倒不是袁承天逞技显能,因为他己权衡利弊,以出其不意手法将这白一平手中长剑弹飞,也是意料中的事,因为这白一平一向托大,自以为是,全然不把别人瞧在眼中,以为自己是一派掌门人,天下少有敌手,只是他却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正所谓:学无止境!
其实白一平之所以被袁承天二指弹飞手中长剑,皆因他太过托大,并且自以为是,所以疏于意识,这才当场出乖露丑,颇有颜面扫地之嫌。
傅传书见师弟一指弹飞这白一平手中长剑,不知为何心中反而喜悦之感而无愤怒之意,大约见到别人出丑他心中便开心,因为别人的能为不能胜过自己,否则他心中便自在。
白一平也是反应的快,长剑甫一脱手,便左腿踢出,向着袁承天下阴狠狠而去,心想:这都你这无事生非的小子坏我好事,我今日岂能轻易饶过你,否则我也不用做人了。
他似乎中了疯魔了般向着袁承天杀去。
袁承天见他这样的泼风打法,知道他此时心智已失,如果任由一味强攻,只怕非走火入魔,经脉崩裂,死于非命,可是自己已无暇顾及,因为采薇姑娘还要自己相救,已然无暇顾及别的事。
他回手一掌击退这白一平,跃身到了采薇身畔,伸手抓她肩臂,纵身向人少的地方冲去。
官兵见胆敢有人毁了木笼囚车,而且还要劫走这人犯,便自呼喝一声围拢去,刀枪齐出,向着袁承天杀去。
袁承天自然明白不能恋战更加不能久留,否则清兵便会将自已和采薇姑娘二人围在垓心,自己到那时纵然有三头六臂,要想逃出生天只怕也难,因为好汉不敌人多,自己纵有万夫之勇,只怕也要被他们耗尽体力而竭不可,而今之计只有带同采薇姑娘先行而去,至于这位朱世杰和莲姑她们只有缓而图之,也不能急在一时。
傅传书这时撂下朱世杰他们的木笼囚车,向和他联手对付傀儡门的汉子道:“茅长老,他们先交给你……”
“茅长老”
三个字好巧不巧传入袁承天耳中,心由之一震,这茅长老莫非便是那玄天教中的茅元名不成?他回想一下,觉得不错,自己一路尾随这摄政王中途也见这姓茅的汉子联手和自己的大师兄傅传书对付那傀儡门弟子,武功招式确有他们教门的套路,只是当时并未觉察,而今回想果不其然,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今得来全不费功夫”
可说皇天不负有心人,碧儿的体内隐疾终于可以得救,这大约也是上天眷顾,否则也决不会这样巧合?傅传书见这位昔日小师弟今日之神勇,异乎寻常,似乎拼命也似,全然不顾及自己身家性命,也要带着采薇姑娘杀出去,心想:自己要不要放他一条生路?可是当他抬头正见摄政王目光严厉地看来,似乎有话要说,却又不说,意思显尔易见是要他放手一搏,不能让这些朝廷乱党走脱,而且目光之中亦有殷殷期盼,因为他先前一见傅传书,但觉其俊逸潇洒颇有出尘之态,而且心中有大作为,反观自己的儿子多福安便不堪大用,只会风花雪夜,毫无作为,便心下有意收这傅传书为义子,只是他不知道多福安今日之所以有时疯癫不识别人,言语无状,皆是这傅传书所为,否则他真要将其碎尸万段,犹不解恨!
傅传书见这位王爷期许的目光之中又带着严厉,便打消放小师弟走人的想法,心想:今日但教拿下袁师弟非但可以杀人灭口,以后自己忤逆爹娘,迫他们而死的事情天下人也就无从得知,自己依旧是名门大派的掌门,自己的本来身世来历世上再无人知道,否则一旦别人得悉自己是白莲宗前代掌教白莲花的孩儿,那么便难以为继,——因为白莲宗被江湖门派视为邪派,为天下所不容,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那么便成为天下江湖人士众矢之的,非但掌门做不成,而且性命只怕也难保,所以看来今日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放走这位昔日同门的小师弟,否则他一旦口实不严,将自己忤逆反上之事说出去,那么自己可真要被人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步,所以而今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害,不可以有妇人之仁,否则自己可要死无葬身之地。
,!
这时袁承天所向披靡,竟在众官兵中杀出一条血路。
他此时已将采薇姑娘负在背后,让其牢牢抓住自己的脖颈,自己好心无所挂,一心一意杀敌。
这清国官兵从未见过如此义无反顾义勇之人,虽然人人尽力劫杀,然而却事与愿违,总是阻拦不了,也只有避其锋芒,虚与委蛇,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必要以命相拼,便是人人抱着这种想法,所以袁承天便显得异乎寻常地神勇,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清兵连连后退!
傅传书仗剑欺近,刷刷几招凌厉的剑招只迫得袁承天后退连连,皆因袁承天此时已然是汗湿重衣,已与清兵厮杀多时,虽他武功神勇,但是亦有武功未逮之时,因为傅传书这位大师兄已观看多时,以逸代劳,自然精锐尽出,而且他们本是同门师兄弟,剑式招数自然熟知,所以便出其不意攻打小师弟措手不及。
袁承天身负采薇姑娘,已然转身不便,再加师兄要一心杀了自己灭口,所以身心俱惫,心中想:大师兄从来不念昔日同门之谊,只是想着杀人,想着荣华富贵,可与师父的想法大相径庭,真是无法可想,难道师父的一世英名便自毁在他手?自己可以说也是昆仑派弟子,虽然目下自己是袁门少主,还要领导袁门弟子反清复明的事业,可是对于目下昆仑派也决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师父在天有知也不会答应,自己还要师兄弃恶为善,回头是岸,莫再一意孤行,否则便是万劫不复之地步,到那时只怕悔之晚矣。
采薇姑娘见傅传书长剑所到之处,砭人肌肤生冷,而且处处击刺要害,似乎不死不休,心想:是我连累了袁大哥。
她想到此处便自松手,想要脱离袁承天,自己生死由天,不要袁大哥舍命相救。
袁承天便知其意,有些恚怒,说道:“采薇你莫要生这自杀的念头,我一定可以带你安全离开这是非之地,你千万莫有轻生的想法?”
采薇啜泣道:“可是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似乎想要你的命,我又何苦连累你”
?袁承天怒斥道:“你以为我会一个人独自逃生,那是决然不会的?”
他右手不停,手中长刀舞动迎接傅传书的长剑。
那边朱世杰和莲姑已被白一平和茅元名联手已将二人拿下,更兼洪武门余下弟子。
他二人正向这边拢来,如果三人联手,袁承天只怕再也难走。
采薇见了心中暗暗焦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忽然西北有人杀来,口中叫道:“少主莫要张皇,属下来也。”
袁承天听口气是袁门四大堂主,心中不由惊异自己先前不是让他们退出京都,前往以北张家囗再行联络天下有志之士共襄义举,不知为何今日今时又在京师出现,而且在这紧要当头,可真是久旱逢甘雨,那乡遇故知!
他心下不由得喜出望外。
再抬头看时正有紫微堂主鹿振衣、忠孝堂主温如玉、朱雀堂主朱啸山和节义堂主丁宽,其后又见一人破麻袋披身正是那丐帮四袋长老尹志翻,他本来便恨丐帮帮主秦于卫率同丐帮上下投顺清廷,全然忘了前代袁老帮主所倡导的“反清复明”
的本帮宗旨,而今为天下正道人士讥讽,所谓什么扶危除暴之言行也只成了空话,不可尽信,不由让人想起当年有袁枚老帮主领导丐帮,何等的英雄了得,而今竟然一无是处,每每想到此处这位丐帮四袋长老便自涕泗横流,只有碧血丹心,再无关山望戎北,不见帮主神威,难道丐帮便从此一蹶不振了么?不行,自己虽身在丐帮,却对帮主殊无敬重之意,反而心有鄙视之情,心想:我大好河山被外人所掌控,你们不思家囯,反而视胡虏为君上,那还有一点江湖义气所在,便是九泉之下的袁老帮主也要恚恨,恚恨这帮不争气的丐帮中人,尤其而今的丐帮帮主秦于卫,只知道荣华富贵,不思量将来置丐帮于何地?今日他得悉这位袁门少主有难,便不顾帮规所限便奋勇而来,因为他知道这位袁少主可是那位忠义千秋的袁督师后人,而且亦有先祖遗风,似乎犹而胜之,心有天地,志在乾坤,每每行侠仗义,总是于人危难之际排难解纷,大有古之侠客之风骨,而今放眼天下这样的少年再不多见,多是浑浑噩噩,不知此生为何求?仿佛于这一生都是不求闻达于当世!
他身为丐帮四袋长老,虽然人微言轻,可是心中却有不灭的侠气,知道为人当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而今便要挺身而出,那怕血溅五步,天下缟素亦当勇往之前,身死何惧身后名起名灭,亦是无所谓!
袁门四大堂主自然无暇顾及身后这位丐帮的长老,因为他们根本不识得这尹志翻,只是他尾随众人必无歹意,否则他早已出手,不会一直尾随而至到此。
他们四人加入斗争,局势便既扭转,虽然四人身为堂主,武功不弱,但是与袁承天一相比较,便自见拙,然而四个联手也是非同小可,一时杀得官兵狼突豕窜,自顾自家身家性命,人人只恨少生两条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