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见你犹见他也不为憾事了!
想我汉失天下百多年,多是离难忧愁,总在忧患之中,有时不知理想何在?这十年之中,我便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武学,有时也读圣人之书。
记得书中有句话说的最为中肯,那便是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贵!
只是天下鲜有皇帝可以做到?因为高处不胜寒,世人总有迷失本性的时候,有时在功利面前忘了初心,正所谓一入魔道,再难回首!
我也概莫能外,古今同理!”
袁承天忽然想到一个人的名字,道:“你莫非便是那位敢于直言的于敏中于大人?”
这蓬头老人呵呵笑道:“不是我却又是谁?只时当时奸人当道,忠义之人难以有所作为,反而蒙冤入狱,这大抵都是历来忠臣良将的宿命。”
他长长叹息之中是无尽的伤悲——不是官职被禠而是眼见奸人当道又无能为力的叹息!
袁承天听他说话还不知道多铎已殁,否则他也不至于伤感连连。
现在他依旧关押在这天牢之中,大约是皇帝和众大臣都忘记了天牢之中还关着这于敏中于大人!
世事难料,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数,非人也所能改变,——便如这袁承天命格天煞孤星,一生孤苦,且又祸及周遭至亲之人!
其命不可改变,只有在忧患之中觉醒,砥砺前行,谁教他是袁督师的后人,又且是袁门少主,他不努力谁努力?因为放眼天下江湖各大门派皆归附于朝廷,只有袁门还在反清复明,在世人眼中似乎不识时务,然则他却有不屈的意志,相信汉人虽也懦弱,终也复国!
袁承天问他为何不出去,因为他既然有这武功,其实可以轻而易举出去,那些狱卒和巡视官兵等同无物!
于敏中见袁承天说得真切,便笑道:“我在狱中有吃有喝,又何必去外面多生事非!”
袁承天却道你难道不关心这汉人的天下。
于敏中又自摇摇头,说谁做皇帝都一般,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至于天授所命那也就罢了,只不过是虚枉之词,因为将相王侯,宁有种乎?他也不愿再见世上那些龌龌龊龊之事,倒不如在这狱中清闲,偶尔可以翻看史书,以为借鉴。
袁承天见他神色肃然,说的郑重其事,心想也是,世上之人,人心险恶,有时为了功利爹娘和兄弟都可杀!
于敏中不由又说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发生在康熙时的《明史辑略》案。
这《明史辑略》是渐江南浔乌程人庄廷龙所写。
这庄廷龙自小家境优渥,自小为贡生而入国子监,后来犯风疾双目失明,可是他喜读史书,决定辑录一部《明史》,于是集合门客众力所为,只是纰露出在史书中的年号,都写着明朝的皇帝年号,而不书满清帝号,以致为后来的小人吴之荣告发,于是朝廷震怒,缇骑四出,罹祸者七十余人,死者剖棺剉尸,生者延颈就戮,妻子儿女极边苦寒之地充军为奴,一时天色变了颜色,是为有清一代文字大狱,一时之间,天下文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说是人人自危!
清廷以为可以禁锢百姓思想,让他们不敢再提“反清复明”
之事;只是他们焉小瞧天下千千万万有志气的志士仁人,他们心怀故国大明,虽一时蜇伏,未必无功,暗中私下依旧联络各方英雄好汉,共襄义举。
这件明史之案袁承天在昆仑派习武之时也听师父赵相承说过。
记得师父神色凝重,直看南方,心中藏着无限心事,也是他是怀念故国明月抑或忍看大好河山沦为腥膻,自是意难平!
当时袁承天听师父说到血脉贲张之时,也是心中不平,因为他见过世上太的不公的事,以强凌弱,处处可见,若想讨回公道只有以命相拼,因为世上别人不会为你出头,现在已不是先前那种情形了,处处透着可悲,人人自私自利,少有急公好义之人,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于敏中见袁承天眼眸之中透着愤怒,他又轻轻摇头,不无感慨道:“而今是满清的天下,我汉人只有委屈求全,这样才能活命。
袁兄弟这里有一密道,你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出去!”
袁承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这牢房的左侧有几块大石砖有松动的痕迹,心中便明白于敏中要自己逃出生天。
他也只有苦笑摇摇头,心想我若出去必定从这天牢大门光明正大出去,而不是偷偷摸摸形同做贼,所以他婉言拒绝。
于敏中见他决绝的样子,不由说道:“好,有袁督师的风骨。
我于敏中果然没有看错人。
看来汉人有望,全靠你袁门一力支撑,至于我么,全作身在曹营心在汉吧!”
袁承天见时日不早,便又打息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