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清心此时已是怒气未消,大约还在为适才狱卒对自己怠慢而耿耿于怀,其实她大可不必,因为本来看守这天牢本就事同非小,干系重大,任谁也不可以玩忽职守,否则便是杀头之罪,也不怪这狱卒拦阻;可又偏偏遇上这位脾气焉大的清心格格,于是愤怒之下便出手打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狱卒。
自然这狱卒不能还手,只有眼看着这位清心格格来到关押袁承天的牢房。
她二话不说,用从那狱卒手中夺过的钥匙打开石牢的铁门,正见袁承天神情憔悴,可是却掩不住他的英俊之气。
袁承天见清心此时便在眼见,心中直如翻江倒海,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一时觉得世事无常,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这样怪,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遇见生命中的那个人——是一见倾心——又仿佛好久以前在什么地方相识相见,也许这便是前缘所定,是今世的孽缘,伴随一生无法解脱,也许只有自度,再无他法。
清心见袁承天身上破衣烂衫,可是依旧掩盖不了他的绝世风姿——不是潘安那般书生意气,而是肝胆昆仑,壮志说天阔的英雄豪迈。
她再也顾不得世上的礼教束缚,便扑在他肩臂嘤嘤哭泣,让人听来肝肠寸断——人世间的所谓真情多是爱而不可得,只有埋葬心底最深处,从不与人售,因为孤独寂寞为我所独有,天地万物为我伴,长风万里引我路,冰雪洗我灵魂,世间忧患催人觉醒,只因大义在人间,从不会湮灭无闻!
古人曾经看今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想起世上多少英雄豪杰,觉得自己倘若碌碌无为岂不可耻!
又想起爹娘几次三番在梦中告诫自己不可以懈怠,莫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所以他在忧患之中从来都是苦中作乐,世间之苦,唯有自度!
袁承天见清心哭得一发不可收拾,便用手拍她的瘦削的肩臂,说道:“清心你不要哭了,你哭得我也越发伤心起来!”
清心这才收住泪水,抬头见袁承天神情茫然,不知心有何想?好一会他才说道:“你回将军府吧!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清心万万未料到袁承天说出这话来,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所说的话,似乎老早就想说了,只是压抑在心中无法说出,今日正当其时,所以说了出来。
清心退下几步,几乎识不清袁承天的真面目,不知他所说之话可是出自真心,亦或是为了其它。
袁承天见她犹疑的样子,又说道:“清心你走吧!
额驸海查布还在府中等你!”
清心见他说话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的样子,心中不禁万千苦楚,自己冒着被太后察觉惩罚的风险来这刑部大牢见他,可是人家似乎全然不领情,对自己无视,想到自己一世孤苦,额娘早去,留下自己本想世上有袁大哥是她心中所念,所以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否则早去那时,了却这世上万千烦恼岂不是好,可是今日一见,袁大哥似乎完全变了性情,不是以前那个意气风发,壮志说天阔的无畏少年,而今他似乎也在重重忧患之中明白生非容易死不甘,问苍茫大地哪里是我家?清心看着袁大哥瘦削的脸,见神情之中透着悲苦,知道他这一生以来多受苦难,遍尝世间辛酸,然而从不一蹶不振,总是在困境中先知先觉,勇敢站起来,因为他相信既便是人微贱如草,也有承照杲杲阳光的时光,上天本应对万物一视平等,无所谓贵贱;可是世上却不是这样,有人任意践踏别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世事艰险,活着只有勇敢面对千万重恶,因为恶人不消,好人只有遭难,所以师父赵相承才说,世间大道,杀恶人既是善举,不必内疚于心,只有天下好人长久也就是了!
袁承天只所以如此决绝自有他的想法,只是他又不能说给清心听,所以只有再伤害她一次,希望清心自此而后远离自己这个不祥之人——因为命格天煞孤星的人,总是无意间祸及周遭至亲之人,所以他不忍见清心为自己所伤害,只有恨下心来让她走。
清心又怎知袁承天所想,心下还以为袁大哥变了心,所以对自己不管不问。
她揾去泪水,心想:由他去吧!
便头也不回走出天牢。
那个狱卒见这情形自然也不敢相问,只有躲得远远的,害怕这位格格一时性起杀人也是有的,因为他们这些人在皇室贵胄眼中便是命贱如狗,便是杀了也是随手之劳,人家可是毫发不伤。
所以狱卒们远远躲开了去,不敢招惹这位清心格格。
袁承天见她出了天牢,心中长长出了口气。
他整了整破衣,神情镇定道:“王爷清心走了,你还不出来!”
只见从一扇巨大石柱之后施施然走出一位王爷却是清心的阿玛——和硕亲王——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见了袁承天笑道:“你知道本王为什么不给你上枷锁么?”
袁承天道:“因为王爷赌定在下一诺千金,决不会做出出尔反尔之事,所以才不事枷锁!”
和硕亲王笑道:“本王就知道袁门少主言出本践!
本王不让他们给你上枷锁,是为了你袁门的面子,亦是为了清心!”
说到清心他神情又黯然起来,想起了清心的早逝的额娘,长长叹了口气:“清心这个傻丫头,她一定倔强,认定的事任谁都不能让她回心转意……我亦知她于你心有所念,梦有所想,可是你们终究不可以在一起,只因满汉不通婚,再者便是皇太后的心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便是当今皇帝也要遵从,所以……”
他不再说下去,因为触及伤心之事!
袁承天自然知道这位王爷所言非虚,但是说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话时并不认同,因为天下汉人也并非都是心怀明室的,也有人效命于清廷;朝廷之中也有人心怀二志,想着反清复明,只是因人而异,一概论之便有失偏颇!
:()英雄吁天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