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青离殿上,兵部尚书段容存正在上谏。
“陛下,还有一月余西戎北狄使臣就要抵达金陵城,颜家父子也将回朝。”
霁明帝极力止下喉咙间的痒意,面上佯装严肃道:“这寡人已经知晓,段卿提起可是还有其他事要奏?”
段容存此时提起颜家父子,霁明帝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不过接下来的话却不能由他提起,而需要段容存这样的贤臣道出才能发挥他所期待的作用。
段容存果然没有让霁明帝失望,他语气恭谨地回答:“回陛下的话,颜家父子此前在西关掌兵十万,此次他二人返还,朝廷还需派人接替他们的职责,北关亦是如此。”
大霁国稍稍稳定下来,其他一切都需要修生养息慢慢回归正轨,但是军权职责乃第一要务,兵权被霁明帝牢牢掌握在手中,边境各地的守卫以及国都将士的管理却还很混乱,亟需解决,故兵部尚书有此一谏。
这样关乎国之安危的大事难道朝中只有段容存发现了?
不,只是只有他提出了,也只有他提出才是最合适的。
段家是北国三大世家之一,段容存有庞大的世家背景和威望,又官至兵部尚书高居二品大员,只是他这个官却不是荫官而是实打实考出来靠功绩得来的。
简单说,段容存是个忠臣,是个不站队的中间派。
果然,兵部尚书语毕,下面的大臣纷纷附和。
霁明帝这才开口询问:“依众爱卿之见,这镇守北关西关者朝中谁能担任?”
问完,朝中一时间议论纷纷,百舌之声迭起,讨论的结果不外乎就是靖赫将军和肃王两人,如今的大霁这两人的军功名望最盛,已经成为百官默认的配置。
这是霁明帝意料之内却又不喜听到的答案,让肃王掌兵对他来说无异于放虎归山。
“靖赫将军镇守北关甚好,他此前有和北狄对仗的经验,只是这西关…”
,霁明帝说着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肃王,“肃王年事已高,如今寡人只剩他一个兄弟,寡人也舍不得将肃王派去西关偏地。”
肃王早料到了这样的情形,他站出来向前一步,躬身陈情:“臣感念陛下体桖,微臣年事已高,前往西关舟车劳顿身体恐怕吃不消,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被迫“年事已高”
的肃王,面上带着笑诉着感恩之情,推拒了到手的兵权。
接下来的事情就如流水般发展的异常顺利,靖赫将军领了命,百官举荐了出身寒门的林旌为镇西将军,这样,镇西镇北的人选都选定了。
只是这王都守卫军的领军还空着,守卫军虽说不用上边境打仗,可是还需要接受训练守卫王都的安全。
霁明帝准备来个一石二鸟之计。
他命肃王妃,对,正是肃王妃,为正四品安都将军,带领王都守军。
很快,一直侧耳倾听的礼部尚书吴清山就站出来出言阻止,这吴清山曾任国子监祭酒,学生广布天下,在朝野间素有清名。
只是这吴清山不愧为礼部尚书,他这一开口就是:“陛下——,这于礼不合啊。”
“哦?为何啊?”
霁明帝假作疑惑。
“肃王妃虽为王妃也曾上过战场,可终究是女子,这女子怎么能统领男人的军队,这坏了礼制,臣请陛下收回皇命啊。”
说着就要跪下,这跪下了也不忘带上肃王,他朝上位拜拜接着朝着肃王方向转身,带着浑然天成的大义凛然谨行天命的信念感,“王爷,这于礼不合啊——”
这种情况肃王非常熟悉,十几年前他带着王妃上战场的时候,就被当时还只是国子监祭酒的吴清山带着学生堵截阻止,还当街挥笔作诗诵读,白晃晃的纸在空中飘洒,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送葬呢,要有多晦气就有多晦气。
这种时候,在这朝堂上,肃王此时只管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无奈样,然后再沉默不言即可。
果然,见肃王这副模样,吴清山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只能喃喃自语那些“礼崩乐坏”
“礼制败坏”
之词了。
下了朝,群臣散尽了,霁明帝终于放声大咳起来,老树枯藤折枝般的咳嗽声衬的诺大殿宇无比空旷,帝王这样的病态之势对于一个新朝来说实在是有点不详了。
李铉上前扶住,霁明帝推开了。
李铉摆在身侧的双手攥了攥又放开,他虚扶着霁明帝坐下,不提病情只提国事:“父皇,您把国都守卫军交在肃王妃手里,恐有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