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周围跑来看热闹的民众在播,公安在努力劝说主播离开,但直播间弹幕都是叫他撑住不要走。
主播到底还是走了,毕竟不好给公安同志添麻烦。
但他坚持架设了镜头在这里,公安也不好阻拦。
这场闹剧最后结束在余震出现的时候。
余震确实不强,只是地下室有很多塌陷,一不小心容易遇到,就会被埋进去。
主播架设的镜头就这么被埋了,中断了直播。
专家们倒是运气好没出事,心有余悸地暂时撤退了。
专业的救灾人员临时学了点考古挖掘技巧,代替专家们去挖掘古籍。
他们只需要抢救暴露在空气中的那十几本就好,剩下埋在土里的以后可以慢慢挖。
情况比众人预计的要好,虽然地下室塌了,可其实只塌了一点点,被掩埋的文献也不多。
等余震彻底没有之后,官方清理出了道路,让专业的机器开进来。
之后就是先将文献全部转移到专门存放它们的地方,再一一翻看收录其中的内容。
和论坛水友们猜的没错,这些公文里透露出的信息其实不算很多。
相比之下,始皇陵从葬坑中的文献干货更多。
一开始大家以为那个坑里全是这些年的奏折,后来发现不止,各种书册都有。
这次地震让新技术被大众熟知,不少媒体都做了专访,询问一些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
比如说:
“之前古籍《骊山陵志》中记载过,始皇陵地宫中存放了大量藏书,据说始皇帝把天下藏书都刻录了一份。
但现在考古学界又公布了丛葬坑里也有这些藏书,是不是证明《骊山陵志》的记载有误。
其实藏书不在地宫,而在丛葬坑?”
负责翻译古籍的专家反问:
“谁规定始皇帝只能收藏一份藏书的?他不能地宫里放一份,丛葬坑再放一份?”
记者:……
记者追问:
“那您觉得,是什
么导致始皇帝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专家想了想,答道:
“可能是防止后人去开他的地宫吧,他把咱们想看的都放外头了,挖挖外头的丛葬坑差不多得了。”
记者再次:……
记者努力圆场:
“古人应该不会考虑到后人会对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吧?您开的这个玩笑很有意思。”
专家莫名其妙:
“我开什么玩笑了?我说真的啊。”
记者:???
专家补充:
“哦,我想起来了,你们还没来得及得知我们最新破译的文献内容。
这次我们找到了一篇记载,里头对《骊山陵志》进行了详细的补充。”
据专家所说,始皇帝和二世曾经考虑过后人会不会惨到遭遇文化断代。
于是决定在骊山陵的丛葬坑里放置一批文献书籍,以供后人挖掘。
“这些文献书籍其实不止一份,是每一本都放了好几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