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然,这些湿柴大部分都是荆无命背回来的,少说也有一千斤。
饶是如此,盛无崖犹嫌不够,还把先前脱过粒的玉米芯晒干,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柴房里。
当然,玉米杆也是能当柴火烧的,盛无崖之所以没烧,是因为绿豆豆喜欢吃。
老实说,玉米杆那种东西,别说绿豆豆喜欢,她自己也挺喜欢的。
刚砍下来的玉米杆,有的格外甜美多汁,嚼起来跟甘蔗似的,她跟荆无命在收玉米那段时间可没少啃。
就在盛无崖跟仓鼠似的疯狂屯柴时,青亭县的市面上竟然出现了大量待售的石炭。
女郎高兴坏了,牵着绿豆豆频频往来于冯家湾和县城间,运回来了一千五百斤煤炭。
荆无命背着石炭默默地跟在女郎身后,听见那人信心满满道:“今年冬天,我定要让家里温暖如春!”
除了足够的粮食和炭火,女郎还在县里采购了许多棉花棉布,打算亲手裁制冬衣。
本朝初年,洪武帝在位时曾强令拥土五亩以上的农民种植桑、麻、棉,因此这个时候市面上并不缺御寒的织物,多数老百姓不像前朝那样还得用纸裘、纸被保暖。
成书于南宋年间的《容斋三笔》曾记载,信州永丰有一个叫周日章的贤士,“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隆寒披纸裘……”
,意思是周日章和妻子不仅整日整日地挨饿,大冬天的还得穿纸衣服保暖。
南宋时,朱熹曾给陆游寄了一床纸被子,高兴得陆游专门写了一首《谢朱元晦寄纸被》,诗曰:“木枕藜床席见经,卧看飘雪入窗棂。
布衾纸被元相似,只久高人为作铭。”
当然,两宋并不是没有棉花,老百姓原本也不必非得穿纸衣盖纸被子。
之所以出现连陆游这种人都得盖纸被子的缘故,一是因为棉花的种植面积被让给了其它经济作物,产量不够;二来,可能也和统治阶级对棉花的推广力度不够有关。
朱元璋登位后,强行勒令百姓植棉,这才令天下寒士逐渐摆脱了凛冬的苦寒。
总而言之,多亏了朱元璋这位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才让苟在秦岭下的盛无崖在这一世有足够的棉花保暖。
秋日,天高气爽。
女郎坐在屋檐下慢悠悠地缝制冬衣,黄大王和黑将军懒洋洋地趴在地坪上。
荆无命盘腿坐在另一边,眼睛半睁半合,昏昏欲睡。
“你困了就去睡一会儿嘛。”
盛无崖看少年的脑袋一点一点的,忍不住劝道。
荆无命猛然回神坐直了身子,完全没有去午睡的意思。
女郎见劝不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