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韩二老爷仅次于万大同,虽然是万大同押第一批粮草走的时候,叮咛他也办药草,但实际经办人,个中自有艰难,办得来,灾民们中没起瘟疫就是大功一件,韩二太太除去如意一柄外,再得赏赐仅次于万大同。
万大同膝下只有一女,有个女婿还没有长成,也还没有成亲,皇帝想惠及他的儿孙不行,就问韩二太太膝下有哪些子女,什么人出仕,什么人没有,又是为什么还没有出?
韩家的人泪如雨下中,二太太把出仕的儿子姓名报上,皇帝让跟随的太监记下。
虽然没有明言有所重用,但料来可以沾惹父亲光彩,韩二太太哭的哽咽难言,太后的宫人怕她失仪,不得不过来劝她。
对韩世拓,皇帝又一次当众叮咛,命他小心为官,国子监责任重大。
韩世拓也叩头不止。
对常家也不例外,说玉珠夫妻生下一个好女儿。
玉珠夫妻也想两瞪眼,因为好孩子不是在家里养大。
就如实的回上去,皇帝一笑。
御书房积压的公事不少,皇帝很快回去,又给韩世拓和常家一个恩典:“你们三个随朕来,儿女们都能治水,想来长辈们不能说不会。
有司正在会议,你们参与。”
常都御史父子和文章侯不敢说什么,伴驾而去。
接下来太后赐宴,让几家女眷们用过再走。
梁妃作陪,皇后先行回宫,准备皇帝午膳。
皇帝中午没顾得上来,皇后给他送去。
收了赏给太子的珍玩,皇后今天出东西没有抱怨。
午后,袁家热闹非凡,袁夫人午睡也不能。
常家韩家和长公主都到来,说这赏赐应该归袁家,没有忠毅侯带儿女上路,就不会有这赏赐。
韩家常家的理由更足,不管是正经,还是好孩子,都是袁家里长大。
张大学士府上也派人送份谢礼,袁夫人收下,把赏赐还请各亲戚家收回,等孩子们回京,留给他们。
钟南是跟随齐王上路,南安侯府备东西只往梁家,一份儿留下,一份儿请代呈梁妃娘娘。
到晚上,御书房里就太子救灾的事分析利弊结束,都说一来大开户部粮库及时,户部尚书陆中修也这样说。
二来办粮及时。
一行到了地方,就筹银两命万大同和韩二老爷离去,这二位也灵活多变,万大同节约钟点,他是半路截下别人粮食,韩二老爷及时送去药草,解了燃眉之急。
三呢,办法绝妙。
出钱买粮,而不是朝廷往年的各处送粮。
做生意挣钱的伙计,银子当家,速度比各处送粮快捷。
各处人等,一般会存在拖拉的,等这时候收贿赂的等等,远不如伙计们快。
还省去车马人力费用。
就地征用一千辆车,在不大的城里难度颇大。
但寻个米粮庄子,说买一千辆车的粮食,掌柜的去烦。
商议后的提议,允许有税银还没有上交的衙门,动用税银自行购买粮食。
允许动用就近的任何粮库。
允许给所有能找到的医生公差银两,就地征用。
万大同一百镖师也请得好,不但护粮,而且平乱。
虽然一百镖师的价格占粮价的相当一部分,但跟历年平灾中带乱的花费相比,已小的不能相比。
商议后的提议:以为借鉴,允许在灾民蜂拥而至的时期,公差人手不足的时候,雇用民间有身手之人帮忙维持。
第四,就是搭桥。
弓箭手各处都有,好水性的人也不少见。
忠毅侯苏先的办法可以推广,远比朝廷或省里派出工部官员搭桥快,而且花费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