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他此时,还是低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
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大讨论波及范围之广,波及到化工系统,甚至全中国对于年青新一代工人的讨论还有认识,对于英雄固有形象的大讨论。
随着以《你认识的蒯鹏》为标题的文章在厂报上发表,因着穿着打扮、爱好,还有救人事迹在厂里小有名气的蒯鹏,一下子就成了焦点人物,老幼皆知,上班时、吃饭时,走路时,有个空闲就都在讨论他。
秦今朝向赵明发布第二道指令,让赵明组织全厂二千来名职工,分成小组,做关于《你认识的蒯鹏》讨论,让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对于蒯鹏是什么看法,为何是这样。
这场讨论,逐渐演变成了不同观点、思想的碰撞,“改革派”
对撞“守旧派”
;青年一代对撞老一代,“英雄形象派”
对撞“英雄行为派”
,很快,让整个海州厂工人们的思维都开始活跃起来。
五四青年节这天,在海州厂的表彰大会上,蒯鹏平生第一次站到“青年突击手”
的领奖舞台上,由沈岳良亲自颁奖。
在蒯鹏的获奖理由,对他的评价是“干实事,干好事,是新时代年轻人中的楷模。”
因为蒯鹏事件在海州厂的发酵,再加上秦今朝明里暗里的发力,使得这件事情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引发了社会性的大讨论。
《海州日报》、《化工报》纷纷开辟专栏,专门刊登群众来信,都是针对于蒯鹏事件的讨论,依旧是不拘一格,处于中立态度,只要言之有物,一律刊登。
之后,群众来信越来越多,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阐述,引人思考,又从这些不同的讨论之中,获得启迪。
随着这件事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一流的报纸和杂志也刊登报道了这次大讨论。
“蒯鹏事件”
从海州厂一名普通工人的事件,逐渐演化成为全国性的事件。
乃至于当年的9月份,海州厂被授予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这是国家级的奖项,奖励海州厂在解放思想,启迪大众思维起到的积极作用。
而此时,委托中技进出口公司引进的带压封堵技术已经应用在机器之上。
效果非常好,据专家组的评估,仅这一项技术,每年就可以为海州厂增加四千多万的收益。
陆续有大化厂还有其他化工企业领导过来参观,评估到底要不要也引进这项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