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忽然想起昨晚梦到的画面:一片废墟之中,一架破旧钢琴静静伫立,而她坐在那里,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惊飞了乌鸦。
“我想试试。”
她轻声说,“用我的心去弹。”
谭尧没再说话,只是默默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尘封已久的U盘。
“这是我二十年前参加全国大赛时录下的现场音频。”
她插进电脑,点开文件,“听听我当时是怎么失败的。”
音响里传出熟悉的旋律,同样是《BalladeNo.1》,但演奏者明显急于表现技巧,速度偏快,情感处理生硬,尤其在高潮部分几乎失控。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时,掌声稀落。
“评委说我‘有力量,无灵魂’。”
谭尧冷笑一声,“那一晚我烧掉了所有参赛资料,发誓再也不碰这首曲子。
我以为我输了比赛,其实是输给了自己??我不敢慢,不敢脆弱,不敢承认害怕。”
李冉怔住了。
她从未想过,那个在她心中无所不能的母亲,也曾如此狼狈过。
“所以现在,”
谭尧盯着她,“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
你可以错,可以慢,可以哭,但不能假装坚强。
真正的音乐,是从伤口里长出来的花。”
那天下午,李冉重新坐回钢琴前,闭上眼睛,深呼吸三次。
这一次,她不再追求准确,而是试着“感受”
。
她想象自己是一个被战争撕裂的孩子,背负着记忆逃亡;她让每一个音符都带着重量落地,哪怕节奏略有偏差,也要保持内心的节奏不变。
当那段缓慢的引子再次响起时,连窗外的风似乎都静了下来。
谭尧站在门边,听着听着,竟悄悄退了出去。
接下来的日子,训练愈发严苛。
除了每日固定的六小时练习外,谭尧还加入了即兴创作环节??每周必须根据指定情绪写一段不少于十六小节的旋律,并配上和声标注。
第一次作业,李冉交上去的是一首名为《月光下的废墟》的小品,调性游移不定,结尾处甚至故意留下未解决的属七和弦。
谭尧看了很久,最后只批了一句:“还不够痛。”
第二次,李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翻遍母亲收藏的老唱片,听遍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怆之作,终于写出一首《断弦》。
全曲以降B小调为主,左手持续低音如同心跳衰竭,右手旋律破碎断裂,中间插入一段近乎痉挛式的半音阶爬行。
谭尧听完,沉默良久,然后说:“这次,我听见了。”
与此同时,大子珊的进步也令人惊讶。
在完成谭尧布置的视奏题后,她每周都会主动送来新的练习记录。
起初只是简单的音阶与琶音录像,后来竟开始尝试《小奏鸣曲》的片段。
更让谭尧意外的是,这孩子虽基础薄弱,却有种异乎寻常的专注力??一段八小节的旋律,她能反复打磨三十遍而不显烦躁。
一次课后,熊淑偷偷找到谭尧:“子珊最近晚上做梦都在哼音符,枕头边上全是画满五线谱的草稿纸。
她……是不是真的有点天赋?”
谭尧望着窗外操场上蹦跳的小姑娘,淡淡道:“天赋从来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真正重要的是,她愿不愿意为这份热爱吃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