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视觉干扰,她的听觉变得异常敏锐,每一组和弦的共鸣、每一次踏板的延音都清晰可辨。
她不再依赖肌肉记忆,而是依靠内心的节奏与情感流动推动音乐前行。
当最后一个极弱音落下,烛火轻轻摇曳,映照在母女二人湿润的眼眶中。
“你已经不怕黑了。”
谭尧轻声说。
最后一周,进入全封闭冲刺模式。
谭尧请来三位专家组成模拟评审团,对李冉进行为期三天的全方位压力测试。
内容涵盖:突发故障应对(如耳机失灵、琴凳松动)、高强度连续演奏(四首高难度曲目不间断)、临场问答(涉及音乐哲学、作曲家生平、风格比较等)。
结果令人震撼:综合评分高达90.8分,创下了近年来青少年考生最高纪录。
考核结束后,林志远亲自致电:“我已经跟附中校长谈过。
如果你愿意,可以直接跳级入学,无需参加特招考试。”
谭尧转述时,李冉却摇头:“不,我要考。”
“为什么?明明可以走捷径。”
“因为我想证明,我不是靠谁的推荐活着,而是靠自己的双脚走到终点。”
谭尧笑了,眼角泛起泪光。
终于,那一天来临。
清晨六点,李冉穿上黑色礼服裙,头发梳成简洁发髻,胸前别着大子珊送她的手工布花。
谭尧为她整理领结,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记住,”
她握紧女儿的手,“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赢了。”
第一站是下音附小考场。
笔试环节,李冉答题流畅,逻辑严密;视唱练耳准确率接近满分;即兴演奏抽到的题目是“用三个动机构建一段表现‘黎明破晓’的旋律”
,她以半音阶上升象征晨曦初现,辅以明亮的大三和弦转换,赢得评委集体称赞。
心理测试中,面对“若落选你会如何”
的提问,她平静回答:“我会继续练琴,直到有一天,你们主动邀请我进来。”
中午十二点,成绩尚未公布,她已匆匆赶往“明日之星”
内部评审面试现场。
地点设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
评审团由五位国内顶尖音乐家组成,其中包括著名钢琴家周维安。
曲目自选,限时十分钟。
她站上舞台,鞠躬,坐下。
然后,奏响了《BalladeNo.1》。
这一次,她的演绎更加成熟。
引子如低语诉说往事,主部主题饱含克制的悲怆,发展部爆发的力量令人心悸,而尾声那句“故乡的回望”
,她用了比以往更慢的速度,几乎是以呼吸的频率释放每一个音符。
曲毕,全场静默。
周维安摘下眼镜,擦拭眼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