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中第三集专门记录了小子珊回到童年老城区的一天。
她走进那间曾住过六年的筒子楼,敲开每一户人家的门,送上一张亲笔签名的专辑和一封手写信。
一位七十岁的独居老人拉着她的手不肯放:“我记得你小时候总在楼梯口唱歌,跑调得厉害,但我们听着都高兴。
你妈走后,你有半年没出过门。
有天早上,我听见你在屋里练《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句一句,唱得像哭。
我就知道……你要好了。”
小子珊蹲在老人脚边,泪流满面。
“您还记得我妈长什么样吗?”
她问。
老人眯起眼,努力回想:“瘦,爱穿蓝布衫,笑起来眼角有褶子。
她说最对不起你们姐妹俩,没能多陪几年。
但她每天都对着你们的照片说话,就跟你们还在身边似的。”
那一刻,小子珊忽然明白,记忆并非只存在于血缘或照片中,它也藏在陌生人不经意的言语里,藏在一条街巷的呼吸之间。
巡演第六站,来到西南山区的一所乡村小学。
教室是临时搭建的板房,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睛亮得像星星。
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音乐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萨克斯。
林晚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子琴,教孩子们辨认音符。
一个十岁男孩怯生生地问:“老师,我能摸一下吗?”
得到允许后,他小心翼翼按下中央C键,听到声音的瞬间咧嘴笑了:“真响!
比我家鸡叫还大声!”
全场哄笑。
小子珊临时起意,邀请所有孩子一起参与合唱。
歌词改成简单易记的版本,旋律放缓,节奏拉长。
当稚嫩的童声与她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时,连山风都仿佛静止了。
有个小女孩悄悄塞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也想写歌,但我不会写字。
你能帮我记住吗?”
纸条背面画着一幅画:两个小女孩牵着手站在彩虹下,头顶飞着一群小鸟,旁边标注“我和姐姐”
。
小子珊当场把这段旋律记下,回去后谱成一首新歌《纸飞机》,收录进下一张个人EP。
她在发布会上说:“艺术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它是每个人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哪怕一句不成调的哼唱,也可能成为另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
舆论为之震动。
多家媒体发起“寻找身边的歌声”
活动,鼓励普通人上传原创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