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乔世宁的名气没有海瑞大,但他的这番话,却比海瑞那篇著名的批判嘉靖皇帝的奏疏早了几年。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自古不易的道理。
朱元璋执政时,对身边的大臣颇能约束,故奢侈之风不至产生。
他不但不准大臣们锦衣玉食,就是对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穿戴,还是婚嫁,都给予了严格的规定。
百姓家的妇女,不准戴金手饰,不准穿绸缎,违令者严惩。
当时有两位南京的年轻人追求时髦,用红布在裤腿上镶了一道边。
街坊到官府上告,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他竟然大怒,下旨砍断了这两个年轻人的双腿。
不惜使用如此残暴的手段对付老百姓,可见这位老皇帝禁奢的决心。
但奇怪的是,在他身后,特别是明中期以后,社会上的奢侈之风,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官场不说,单说民间的崇侈的风俗,也演变得很快,顾起元曾在《客座赘语》中对此有记述:
正嘉以前,南都风尚最为醇厚。
荐绅以文章政事,行谊气节为常,求田问舍之事少。
而营声利、畜伎乐者,百不一二见之……妇女以深居不露面,治酒浆、工织紝为常,珠翠绮罗之事少,而拟饰娼妓,交结女甘媪,出入施施无异男子者,百不一二见之。
营声利、畜伎乐、饰娼妓这些奢华的生活,从过去的‘百不一二见之’到隆庆、万历年间的习以为常,可见社会的风气已是江河日下。
然而诚如乔世宁所说,单禁民间的奢华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一切的作风,却是从‘大内’与‘上官’那里开始。
嘉靖早期,著名的理学家湛甘泉在南京为官时,曾下令禁止市民在酒楼中吃整条的大鱼,晚上嫖娼者,也被课以重罚。
其结果是愈禁愈烈,湛先生只落得一声哀叹“世风不古。”
不过,关于奢侈的生活是否是社会的危害,当时亦有争论。
有一个叫陆楫的上海人,写了一本《蒹葭堂杂著摘抄》,记述了嘉靖以前的史事、吏治、人物事迹、社会风俗等,其中有一篇反对禁奢的妙文,兹录如下:
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
噫!
先正有言,天地生财,止有此数。
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之足以穷天下也。
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
至于统治天下之势则不然。
治天下者,将欲使一家一人富乎?抑亦欲均天下而富之乎?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
何者?势使然也。
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
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梁,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
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羞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
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灶者不知其几。
故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