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太子登基之前,称为东宫。
尽管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东宫的教育,但所有的书本都无助于培养他们的雄才大略与忧患意识。
这如同告诫一个每天吃鱼翅燕窝的人要牢记饥饿一样。
饥饿对于他来讲,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际的感觉;第二个原因是佞臣太多,这些人为了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千方百计逗皇上开心,因此倖门大开;第三个问题是文化的问题,儒家文化是中国读书人的根本,对皇上讲忠,对父母讲孝。
读书人有了这种思想,根本不敢反对皇帝。
就说有名的清官海瑞吧,因上疏反对嘉靖皇帝迷恋斋醮不理政事而被打入诏狱。
有一天,监狱长听说嘉靖皇帝驾崩,心想老皇上一死,海瑞就可出狱升官了,于是拿来好酒好菜请他吃,意在巴结他。
海瑞以为要杀头了,牢头给他送“绝命饭”
吃,也就欣然开杯畅饮。
吃得酒酣耳热之时,他才知道是皇上死了,顿时两眼一翻,昏厥过去。
醒过来后,他把吃下的酒肉翻肠倒胃吐个精光。
他虽然骂过皇帝,但仍然觉得皇帝神圣,是不可亵渎的。
海瑞一生对贪官恨之入骨,但对皇上的贪墨却三缄其口。
中国的儒家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这就导致了庸君、昏君的误国、误民。
最后,还是想说一说权臣的问题:
朱元璋对权臣的定位是威福自专。
威指权力,福指享受,为人臣者,其权力与享受决不能超过皇上。
皇上可以随便杀一个人,也可以随便提拔一个人。
大臣就不行。
生杀予夺大权,只能握在皇上一个人手上,大臣想要分享便是犯忌,就成了权臣。
在明代,被戴上权臣帽子的有不少,胡惟庸、李善长都是权臣。
嘉靖朝当过二十年首辅的严嵩倒台后,也被封以权臣。
张居正死后遭到万历皇帝清算,再次被称为权臣。
把这几个权臣放在一起研究,就会发觉他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
严嵩弄权,是为了卖官鬻爵,积敛钱财。
即便这样,他也从不敢威福自专,而是挖空心思讨好皇上。
张居正柄政时,倒是勇于任事,在他担任内阁首辅的十年,他掌握了实际的权力,这也是因为皇帝太小,无法作为。
张居正领导万历新政,在吏治、边防、赋税诸方面实施改革,使本已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有了中兴之象。
对这样的人,若以权臣来罪他,则是千古冤案。
若用权臣来褒他,仍觉言过其实。
事实上,万历皇帝虽然只是十岁的孩子,在张居正眼中仍是君父,每每受到这孩子的表扬,他仍然热泪盈眶。
这样的记载,在万历朝的典籍中,不在少数。
后世的一些史评家,常常用权臣的概念来品判古大臣,以此定忠奸、定褒贬,窃以为大谬。
像朱元璋这样讨厌权臣的皇帝,我们可以理解。
他之讨厌,是害怕大权旁落,但喜好权力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奸臣。
今天的人喜欢讲一句话:“权为民所用”
,若能如此,则权臣有什么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