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8章 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说,中国士大夫向往山林,是在精神是追求“仁”

的表现,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

庙堂与江湖,城市与山林,这都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生活场景,反映到具体的某一个人,亦是两种绝然相反的生活状态。

有志于事功者,无不想在宏大的权力庙堂里觅到一个位置。

另一部份士大夫,则躲避庙堂与城市而置身杂树交花的山林。

这些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庙堂中吃到了苦头而豁然醒悟的,前面提到的陶渊明、罗伦等当属此类,另一种是天生的厌世派,如庄子。

隐居山林便成了他们逃避红尘的最佳选择。

后者,常被人视为隐士。

在中国的士大夫中,隐士是大家尊崇的对象。

最著名的隐士,除了庄子,莫过于僦居柴桑的陶渊明和住在富春江钓台上的严子陵了。

历代诗文中,极赞山林之美的,多不胜数。

但也有个别的例外,如传为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的淮南小山,就写过一篇《招隐士》的小赋,把山林描画成“虎豹斗兮熊黑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的恐怖地狱,乃至发出了“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的呼号。

由此可见,作者不是那种深自谦抑的道德修养者,他愿意步入庙堂,在那里,寻求与君王风云际会的机遇。

与《招隐士》迥然相异的,另有一篇《北山移文》,收在《古文观止》中,这里不再赘述。

庙堂与事功,山林与道德,允为形式内容的统一。

一个人,可以先庙堂而后山林,也可以先山林而后庙堂。

既可以身在庙堂而心在山林,也可以身在山林而心在庙堂。

每个人的境遇与学养不同,追求也就不同。

孰优孰劣,因事而论。

当今之世,士大夫作为一个阶层,已不复存在,但热爱山林的读书人,却仍不在少数。

现代生活,决定了他们对山林只能是向往或者短暂的亲近,长久隐居在那里,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结束本文时,我忍不住还要引用王维的《竹里铍》一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这首诗,写自他的辋川别墅。

这辋川,离当时的都城长安不远。

长安即是今日的西安。

我到西安数次,却是无法找到这个比之陶渊明的桃花源更令人神往的地方。

不是没有辋川这个地名,而是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再没有可供诗人流连的茂林修竹。

辋川竟只能存活在唐代的诗歌里,对于我们后来者,这简直是一种虚待。

2003.11.1—5日写于上海至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有一枚两界印我比阿p还能整活重生浪潮之巅我的阁楼通异界无限版帝国时代加一个,我不太会打曹操是我爹[三国]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逃荒,我靠千亿物资空间养活四个崽当凶兽成为首富千金快穿之团宠她又萌翻了我在异世做天师信仰诸天快穿祈愿空间最强神医混都市快穿:宿主她危险又撩人替身苍穹决战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重生成偏执霍少的小仙女乡村教师马大丽圣光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营业悖论[娱乐圈]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