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作品既然是教化之用,那你觉得是写给谁看的?”
“……天子?”
白行简迟疑地说,但他开口时就已经知道这不会是雁来想要的答案了。
果然雁来笑道,“天子需要你来教化吗?”
虽然这是每个文人的至高理想,但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就说要教化对方,显然也只是个笑话。
当然了,现在白行简教化的对象,按理说应该换成雁来了,而且他也确实站在了雁来面前,所以这个问题就更没法回答了。
我有资格教化她吗?
不过白行简就像是他的字“知退”
那样,是个很知道进退和变通的人,再加上现在还年轻,本来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也不吝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疏忽,十分诚恳地道,“还请雁帅教我。”
“这教化之道,要教化的,自然是天下百姓。”
雁来说,“哪怕古文不像骈文那样难以理解,但是对普通百姓而言,还是过于诘屈聱牙了。
连看都看不懂,又谈何受教化呢?”
见白行简恍然大悟,雁来又说,“你在长安也听过佛道两家的俗讲吧?人家为了发展信徒,都已经开始发展俗讲、变文了,你们却还在这里追崇秦汉古文。”
儒家这“古代的就是最好的”
的保守主义真是要不得。
说到俗讲,白行简的感受就更深刻了。
很难说儒家文士们的古文运动,有没有受到这种民间风气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他们的“改革”
距离民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诗文创作也该有自己的“变文”
。
其实他们也并非没有,比如很多乐府诗,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所以经常三五七言杂用,完全不讲究格律和对仗,用语也平实简易,几乎不用典故,有时候甚至会故意使用俗语、俚语乃至本色语。
其中的代表人物,无疑就是王建和张籍。
他们的诗歌在民间的传唱度也确实很高,而且现在回过头去琢磨,发现他们确实也很少在诗里发表议论,而是使用风雅比兴的手法。
这么一想,白行简顿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
雁来说,“目前这些内容没什么问题,但我认为第一期可以再加一两篇新作,就以这种理念来创作,你觉得如何?”
“的确应该。”
白行简点头赞同,但旋即又道,“只是临时创作,却是不好找人。”
“的确如此。
所以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
白行简指着自己的鼻子。
“不错。”
雁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可以的。”
《李娃传》不就写得很好嘛!
是唐传奇中少数富有喜剧性的作品。
而且女主角性格鲜明,有成长有高光,与其他传奇故事之中风流美艳,毫无缘由就给男主送钱送房送自己的女主完全不一样;男主形象讨喜,有起伏有波折,也跟那些凭借女主的帮助平步青云,而后却负情薄幸的男主迥然不同。
这个故事内核就算放到现代也不算过时,后世很多戏曲创作也都从中汲取营养。
所以雁来是真的看好白行简。
她能不能在大唐看到让自己满意的故事,都看他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