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八零五章 兵强马壮(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就在今年四月,李轩又册封了两名神将。

一为郑和,一为俞通海。

前者在太宗年间七下南洋,威名赫赫。

李轩原本以为这位三宝太监名为病死,其实是去了外域。

今年他才偶然得知郑和是真的病死,这位七次下南洋,都曾发生过激烈海战,郑和本人与南洋海盗王陈祖义等十数名天位有过数次交手。

郑和在武道上的天赋虽然也很高,可终究不及太宗麾下的几位大将。

在太宗时,郑和修为只到中天位,在海外旧伤爆发而亡。

当地有许多汉人感念其恩德,立庙祭祀,所以三宝太监真灵不灭。

李轩得知此事后不远万里,将之请回自家的天庭。

李轩想要依靠的,是郑和统合大规模船队的经验。

可郑和文武皆能,以‘三宝神将’之名,在天庭中担任‘中军断事官’一职,辅助中流居士治军,将天庭已经膨胀到八万数量的天兵,整治得井井有条。

军中的各种规矩,也逐渐立了起来。

就比如这宫门值守的天兵将士,就是郑和一手安排。

俞通海则是晋太祖年间的水师第一大将,后世史书为其单独立传。

此人战死于桃花坞之后,不但当地世代祭祀,还配享于大晋太庙,所以此人真灵也长存不灭。

不过因其声名不显,一直未能成就神袛之尊。

李轩试探了一次之后,就将这位挖了过来,册封为‘镇海神将’。

李轩还册封了一些文官,考虑到此时他的天庭草创,规模不大。

他掌握的信愿香火,还是得以增强战力为主。

所以李轩只是寻来一些精通术算之道的文士,在天庭中给他打理杂务。

其中只有一位可算名臣,大晋的开国名臣李善长。

此人是太祖起兵时的第一文臣,智慧过人,擅于理政,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勋臣位列第一。

太祖称其为‘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可惜大晋立国之后不久,李善长即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坐罪赐死。

此人死后第二年,虞部(工部下属)郎中王国用上奏,说‘假使李善长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

太祖可能也是感觉亏心,居然未治王国用之罪。

不过李善长的全族老幼虽被斩杀,可其子与临安公主生下的几个儿子,却都免于罪责。

而淮西人为李善长不平,也偷偷立庙祭祀。

由于香火稀疏,李轩寻到这位的时候,李善长真灵已经处于溃散边缘了。

他轻而易举,就将这位理政之才比肩萧何的名臣招于麾下,被册封为‘灵官殿大学士’。

此人在晋太祖草创基业时就已跟随太祖左右,全责操持当时的晋军钱粮,最擅于开源节流。

李善长加入李轩麾下之后,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天庭的各项损耗,就节省了将近一成半。

他嫌兵器与战甲太贵,亲自插手神器盟,助冷雨柔梳理供应链。

使得乌金天甲与步枪的造价,再次降低了三百银元。

又觉天庭‘将作监’的效率太低,李善长亲自接手。

整合梳理,使得那边各种器物的产量,增加了五成。

李轩甚至还能将大晋朝廷的许多繁琐事务,直接转交给李善长,让他帮助处理。

李善长在公文上的批复,大多都能符合李轩心意,让李轩的工作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真酒如何成为警视厅之光寒门枭士别蹬腿,你还能再抢救一下!开海袖藏天光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道门法则我不是枣子哥我的重返2008重生日本当厨神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魔头战败后多了个孩子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奋斗在修真界拒不肯做白月光曹操是我爹[三国]我用闲书成圣人超级农民邻家哥哥乡村超级医圣重生大明之秦王战极通天等风的女孩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