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神经病”
、“拉你老子倒八辈子霉”
……
不情不愿地按照她的指示,掉头拐上正路。
林玉婵让他直接停在十六铺码头。
义兴解散了,几位骨干兄弟在哪儿讨生活,林玉婵都用心记得。
码头上看到卸货挥汗如雨的石鹏,当即招手请来。
石鹏把那车夫拉到后面。
十分钟后,车夫哭哭啼啼地招了,说有一伙流氓许诺付两块银元,让把这小娘子拉到偏僻地方,具体要干什么他真不知道。
车夫不敢得罪地痞,只能照做,好汉饶命……可怜巴拉哭诉一大堆。
人们不知道,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汉口、九江、广州,发生在印度,发生在孟加拉,发生在埃及……
美国内战结束、林肯政府胜利的消息,已经悄悄送到少数灵通人士的手中。
南方棉花种植园大规模重启,为了恢复经济,不惜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大规模出口积压多年的棉花。
在博雅跟几大洋行签约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数日内又有几家投机型的小洋行派人来拜访,提出能不能像宝顺一样,提前购买每磅七便士的棉花。
至于现银定金,现在银行放贷宽松,倒是不愁。
苏敏官也有点出乎意料。
他花了几个月打入洋人社交圈,就等着机会把博雅公司也介绍进来。
谁知洋人们不按常理出牌——或者说,洋人们太循规蹈矩,看到林玉婵一个“女爵”
,第一反应是按照西方人的礼节,献她殷勤,赞她美貌,躬屈膝,一个个排队邀请她跳舞——在洋人看来,这才叫“社交”
,才是对她的最高规格的认可。
苏敏官微微黑脸,挡开几个排队请林玉婵跳舞的阿猫阿狗。
这次好不容易借江南制造局的东风,容闳做了督办,手中总算有点权。
别人有了权,寻思的是吃拿卡要挣外快,他有了权,第一时间圈了一块地,打算做他的教育实验田。
翻译馆里暂时没什么人,只有几个容闳相识的洋教士、洋学者,个个执笔,摇头晃脑,认真码字。
林玉婵还在参观呢,徐建寅已经飞奔到那一柜子英文德文原版书,如获至宝地翻着里面的图,很快就跟英国学者傅兰雅聊了起来。
当然严格来讲,此时的学者也没有所谓“待业”
的说法。
就算暂时没人雇请,也不会荒废学问,而是自己在家著书立说。
林玉婵不敢再推销她的“美好想象”
。
但她知道,等到现在的捻乱过去,直到几十年后的义和团,这期间国内相对和平,不会再有像洪兵起义、太平天国那样的大规模兵戈。
自己担的风险自己扛。
林玉婵大大方方把两位宝顺买办请进客厅,吩咐周姨上茶上点心。
主持破产拍卖的洋人大声宣布,宝顺洋行的债权人——买过公司债券的、被拖欠货款的、以及被拖欠薪金的职工——享有优先优惠竞拍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