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义兴解散了,几位骨干兄弟在哪儿讨生活,林玉婵都用心记得。
码头上看到卸货挥汗如雨的石鹏,当即招手请来。
石鹏把那车夫拉到后面。
十分钟后,车夫哭哭啼啼地招了,说有一伙流氓许诺付两块银元,让把这小娘子拉到偏僻地方,具体要干什么他真不知道。
车夫不敢得罪地痞,只能照做,好汉饶命……可怜巴拉哭诉一大堆。
人们不知道,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汉口、九江、广州,发生在印度,发生在孟加拉,发生在埃及……
居然是一副小型油画。
土山湾孤儿院的油画课开了两年,培养出一批有绘画天赋的孩子,除了绘制高端茶叶罐、给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绘制插画,不时也接点私单,给在沪洋人绘制肖像、给教友提供圣像之类,俨然已能自给自足。
近来孤儿院搞感恩活动,捐款超过一定数额的金主,不论华洋,都让孩子们绘了一幅小肖像,作为回馈。
苏敏官也有点出乎意料。
他花了几个月打入洋人社交圈,就等着机会把博雅公司也介绍进来。
谁知洋人们不按常理出牌——或者说,洋人们太循规蹈矩,看到林玉婵一个“女爵”
,第一反应是按照西方人的礼节,献她殷勤,赞她美貌,躬屈膝,一个个排队邀请她跳舞——在洋人看来,这才叫“社交”
,才是对她的最高规格的认可。
当然他始终不懈努力地推销他的“外派留学生”
计划,每年都要找机会提上一两次。
但不是经费紧张就是上官无暇,要么就是有人丁家干脆把他忘了……就这么一年年蹉跎,直到去岁,运气终于眷顾,又或者是上面的官员实在烦了他了,于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苏巡抚丁日昌联衔入奏,请朝廷“采择条陈而实行之”
,批准在上海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
,待时机成熟,便可赴美。
林玉婵还在参观呢,徐建寅已经飞奔到那一柜子英文德文原版书,如获至宝地翻着里面的图,很快就跟英国学者傅兰雅聊了起来。
当然严格来讲,此时的学者也没有所谓“待业”
的说法。
就算暂时没人雇请,也不会荒废学问,而是自己在家著书立说。
几个自梳女反倒疑惑:“什么赔偿?休假了工钱从哪来?”
她这哪里是做买卖。
闲事越管越多。
才二十岁,过得比他这个洪门首领还忙。
明天又是战斗的一天啊。
同席几个人笑起来。
哗啦啦,一个浓妆艳抹的老太太晃着满头首饰大笑。
口脂明晃晃,舌头红彤彤,像刚吃了三斤红心火龙果。
“雪厂的冰都是美国运抵,等闲唔售与华人。
我好容易搞到两块招待贵客,你又不吃,吓我们心慌慌,以为怠慢——谁料是留着给别人呢?”
老太太打趣完,重重拍了拍苏敏官后背。
手劲真不小。
苏敏官身子跟着一震,微微一笑,受了这份热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