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等到船上学童们完全适应了颠簸的海上生活,林玉婵开始组织给她们补课。
这些女孩子招得仓促,几个月的女塾学习效果有限。
林玉婵借了船上空舱,顶着晕船的不适,每天开三小时英文课,争取尽快追上官费男学童的水平。
苏敏官大大方方地在轮船上行走。
陈兰彬等中国官员开始还有点奇怪,这人从哪冒出来的。
容闳一本正经说:“林夫人的随行家属,本来就是美国华人。
出发时就在啊。”
几位官老爷反正对“自费女生”
、以及对林玉婵这个杂牌出身的“教习”
正眼不看,当时也没留意,就信以为真:“我说嘛,她一个妇道人家,家里人怎么放心她独自出洋?肯定要跟来监督一下嘛。”
一晃数周。
轮船在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港短暂停留,补充淡水和食物。
乘客们借此机会纷纷登岸,舒展脚步,呼吸一下人间烟火。
十五个女孩的留学手续已经办妥,明天一早,就要跟容闳、还有三十名男生登船出洋,成为大清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她如今已很少亲自跑买卖。
每个分号和产业的分红、租金,都会定时汇到她的银行账户,或是派人送到小柳——她如今的总账房——办公室。
清朝第一批留美学童踏上征途。
和它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相比,这一天显得无比平凡。
男学童的父母已和朝廷签订生死状,约定出洋十五年,业成后回国差遣,不得私谋生理;其在洋在途,如有天灾疾病等不测之事,各安天命,不予补偿……
骨肉分离,码头上哭声一片。
留学事务总监督容闳——同时任清政府驻美副公使——不住鼓励:“抱一抱你们爹娘。
老乡,抱抱你们的孩子。
亲亲小脸蛋。
再回来时就是大小伙子啦。”
众船商洗耳恭听。
“可是舵主,”
耶松船厂的总工长是个满脸青春痘的壮小伙,芳龄二十四,工龄十六年,坐在椅子上像个铁塔,“明天两边一块谈判,洋人总不可能两头跑。”
黎富贵贼眉鼠眼地道:“佛南先生跟我说了,明日他会在纱厂谈判,船厂这边,他会请一个合伙人代劳。”
香港“红旗帮”
,在大清闭关锁国时期,曾是南中国海上数一数二的海盗势力。
乾隆嘉庆年间,海盗头子郑一拥有船只千艘,党羽万人,掳疍家娼女为压寨夫人,后者人称“郑一嫂”
。
又掳一年轻渔民张保仔为养子,乘着挂红旗的海盗船,横行雷州半岛及珠江流域。
跟郜德文喝酒的时候,这个太平天国的遗孤曾垂泪控诉,当年李鸿章就是这么折服了她那心志不坚的父亲,让他毫无防备地踏入了李鸿章的鸿门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