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拜托你们了。
明天一早,会有马车把孩子们送来……”
“我等待不及。”
奥莉薇娅·克莱门斯抱着小苏西朝她挥手,“预祝圣诞快乐!”
林玉婵笑容满面,离开马克·吐温夫妇的洋房,轻微地蹦了两蹦。
她提醒自己矜持矜持。
她可是见过许多大佬的人了,不差这一个!
但还是很没出息地管他要了几本签名书,打算永久收藏。
林玉婵偷偷抿嘴,看着苏敏官日常复兴传统。
不仅小镇居民。
甚至还有人是特地乘马车,从相邻村镇来瞧新鲜的。
他们中可能有一些年长之人,曾在二十多年前见过容闳——那时还是个青涩腼腆的中国少年,偶尔会害羞地在街上买报纸。
其余的,都是头一次看到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高兴得一股脑往前挤,乱吹口哨。
蒸汽车头劈开乌黑的浓烟,“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
的跨美洲客运火车骄傲鸣笛,驶向东方。
车窗里伸出无数只兴奋的手,感受风驰电掣的美国速度。
火车每经过桥梁隧道,都引来一片惊叹之声。
很多有爱心的中产家庭都表示愿意收留中国儿童,名单和地址过两天就送来。
皇帝陛下很久没吃过如此丰盛的英式早餐,左手熏肉肠,右手煎培根,嘴里还含着一口热咖啡,含含糊糊地回应林玉婵的道谢。
“为民做主,分内之事也,不必多礼!”
林玉婵笑着捧出一个信封,介绍说,这是大清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以个人名义撰写的感谢信,感谢“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摄政王诺顿一世陛下”
(原文为旧金山市民约书亚·诺顿先生)为华人仗义执言,欢迎他有空去大清国做客。
其实不过是礼节性的信函,但诺顿一世如获至宝,拆开信仔细研读上面的毛笔字,又将那硕大的公使印章描了好几遍,龙颜大悦,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说将把这封信存入国库,作为传国之宝。
硝烟气味经久不散。
地上脚印凌乱,散落着各种型号的弹壳。
新筑的简陋工事被推倒了一半。
一堆摞在一起的枕木上遍布弹孔。
但竟然是赢了。
苏敏官带领几个青年华工,熟练地指挥收拾现场。
入侵者的罪证一律留好,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抹除,拆掉未炸的炸药。
果如阿福所料,随着罢工行动升级,资本家的镇压也迅速升级。
他们守了几个晚上,终于等来了罪恶的爪牙。
当那个风姿绰约的中国夫人走到斯坦福先生身边时,所有人惊艳得起来。
“啊,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
久闻大名。”
一个灰色西装老者和蔼地打招呼,“我是哈特福德市长,欢迎来到宪法之州。”
哈特福德贵为康州首府,人口区区数万,还不如中国江南一个大村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