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录制棚是临时搭建的,设在影院一楼的空地。
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准备背景板和一排长方桌子,记者们在台下架好摄像机,等着主角出场。
制作组由孟亦舟带队,他身后跟着沈晚欲还有江逸,梁斌等主演。
暖黄色的灯光亮起,主角依次上台,记者们立马调准镜头。
最开始是提问环节,台下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率先起身,他瘦得像竹竿,脸颊凹陷,那双三角眼像把冒着寒芒的刀刃。
第一个问题,他问了沈晚欲:“听说《花裙子》报名了戛纳电影节,你有信心拿下这次的最佳编剧奖吗?”
沈晚欲看着那名记者,笑容温润:“这得看评委组,我说的不算数。”
“孔岚的《烟与雪》也在参选名单里,你觉得你们俩谁更有优势?”
“孔编剧是这行的老前辈,她拿了那么多奖,多一次少一次对她来说应该差别不大,”
沈晚欲避重就轻,用玩笑的语气化解了问题陷阱,“评委组也许会将这个因素纳入考量的范畴。”
这话回答得很巧妙,如果《烟与雪》获奖,输给身经百战的金牌编剧不丢人。
如果《花裙子》获奖,说明评委组敢于跳脱固有观念,扶持小众题材,有胆量,够气魄。
孟亦舟侧眸看向面对刁钻提问面色从容的沈晚欲,他不再是七年前敏感自卑的少年。
突然生出一种奇妙感觉,分别很残酷,但他们各自成长,如果现在坐在台上的是二十岁出头的沈晚欲,他未必能如此游刃有余。
那记者没挖出爆点,便起了坏心,他转换目标,将枪口对准孟亦舟:“据说《最好的债》颁奖当天你无故缺席。
如果《花裙子》再度获奖,你会不会故伎重演?”
话音一落,台下霎时鸦雀无声。
全场目光齐聚在孟亦舟身上,想看热闹的互相打眼色,嗤之以鼻的直皱眉。
这件事当时在网络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暴,讨伐声居高不下,火力全部轰向孟亦舟,长达半个多月的舆论战里不乏资本运作。
营销号接二连三推波助澜,谣言在百口莫辩下被迫成为事实,键盘侠隔着屏幕高举名为道德的枪,颠倒黑白,扭曲真相。
吃瓜群众躲在网络后面玩梗,嘲讽,人们陷入一场巨大的狂欢,分噬着身陷囵囫的人的血和肉。
这事不止让孟亦舟本人遭受愚蠢的网络暴力,还牵连南亚的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八千万。
孟亦舟握紧手里的话筒,结实的小臂上青筋微微凸起。
除了沈晚欲,金狮奖是他第二块逆鳞。
沈晚欲看出气氛不对劲,刚想救场,这时,一个长相十分俊美的男人霍然起身。
鸭舌帽泛着精光的两眼朝男人看来,男人鼻尖上有一颗小黑痣,他不慌不忙,视线落在鸭舌帽的胸牌——《壹周见》。
“邵记,好久没见,”
男人脸上的笑意愈深,“你们报社之前拖欠农民工工资那事解决了吗?”
《壹周见》是自媒体小报,专门培养狗仔,以偷拍明星的不雅照和视频来牟利,前不久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多位当事人联名告上了民事法庭。
此言一出,鸭舌帽脸上顿时挂不住了。
男人旁边的那位长发美人接过话茬,跟他一唱一和,笑道:“应该解决了吧,不然邵记怎么会有闲心来看电影。”
周围传来窃窃私语,鄙夷的眼光一束接一束砸在鸭舌帽身上。
本想嘲讽别人,结果成了被嘲讽的人。
鸭舌帽唇线紧绷,眼眶都熬红了。
还没坐下的男人这时候抬起手,恰到好处的转移了话题,他问孟亦舟:“《花裙子》这部电影真正的主旨是什么?能不能跟观众分享一下?”
孟亦舟重新看向镜头,脸上的薄怒已然消散,面对镜头,操着一副自持又桀骜的语气,说:“中国电影沉寂了太多年,这个时代不乏娱乐也不缺笑声,真正匮乏的是独立思考。
我没有记录历史的雄心,也无意捕捉时间长河下的波澜壮阔。
我的镜头很渺小,对准的是平凡的你我他,《花裙子》献给每一个向上挣扎的灵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