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到下马村时正值午间,两人直奔那条河边。
宁昭懿记着,过了分岔口向前五块石头便是,正对的东北角有间小食肆,西南方有间挂着咸鱼的茅草屋。
可分岔口已经不在,更不用说第五块石头、小食肆和茅草屋了。
两边的房屋不仅早已更迭过一轮,那条小河也变成了大江,江边还有块石碑,石碑上当然有时光的印记,可也能看出村民精心养护过石碑。
就比如说石碑光洁,上面并无青苔痕迹,刻字也尤为鲜明,应该是前段时间才刷过一次。
上面写着:谢大人碑。
宁昭懿眼中疑惑更深,下马村的村名也改了,现在不叫下马村,而叫谢大人村。
他们也在空中徘徊许久,最终还是确定应当是这里。
只是村名乃一村之本,轻易不可能更改,还有这块碑,名字也甚是奇怪。
宁昭懿和谢晏对视一眼,眼中是同样的疑惑,他们不约而同向前方三百米处的茶馆走去。
说是茶馆其实不然,这个村子并不富裕,哪建得起一座茶馆,说是茶棚更为恰当。
茶棚就搭在路边,四面环壁一面敞开,屋顶由竹节搭成斜斜的支出来遮阳,下面放了几张年岁已久的木桌和椅子。
此时茶棚里只有一个吃着白面的伙计,正吃着饭见两人坐过来连忙起身问要几碗茶水。
谢晏要了两碗。
伙计从厨房里用粗瓷碗端了两碗满满的茶水出来,放到两人面前。
茶水温度刚好能入口,这穷乡僻壤的,品茶是不能品了,都是些自制的便宜粗茶,略抹有些苦苦的茶味而已。
宁昭懿饮了一口,这才静下心来看看这村子境况。
抬眼望去,都是泥土墙上盖着茅草屋顶,院子门口几乎都养着狗,只是狗也不肥硕,瘦骨伶仃的被拴在那里,为主人看家护院,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机警的站起身来大叫。
小道上和院子里走动的几乎都是穿着麻布衣裳的老媪、妇女和小孩,甚少见到男丁。
不难想到,青壮年们都去村外务工了。
但这些也不能推断出为什么村子要改名。
她似是不经意间提出,“我们二人在此处歇脚,见你们这村名和江边石碑名字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叫谢大人村,一个叫谢大人碑,这其中可有什么渊源?”
伙计咽下最后一口面,端起面汤喝了个干净,这才走过来回答道:“您应该是第一次来我们这儿吧。
我在这儿卖了二十多年的茶了,朝着您面生的很。
这事儿我也是听村里的老人们说的,那条江你们看到了吗,此前只是一条小河,是淤江一条毫不起眼的支流。
它造福着我们,也伤害着我们。
我们村以前叫下马村,很凑巧的处在这条支流下端,若是接连暴雨,小河里的水就会猛涨。
八十多年前,村子里不幸发了洪灾,那是死伤遍地啊。
朝廷派了官员来治理水患,就是谢大人。
谢大人全无官员架子,不仅与村民同吃同住,还亲自带领壮丁们挖河道建堤坝。”
说到这,茶棚老板眼中阵阵发光,他颇为自豪的说:“你们知道吗,谢大人虽是个文官,但他身体极为强健,力气颇大,一个人顶我们两个人。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齐心协力治好了水患,我们村的人虽然都没读过什么书,但都是知感恩的,我们要为谢闻谢大人立石碑像以供后世景仰,不让后来人忘记他的恩德。”
说到此处,茶棚老板还叹了口气,似乎颇为遗憾,“可惜谢大人不让。
他说他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事,不让我们立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