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鲁锦问的是‘何为国’,写作要求是结合当今天下时局。
这货审题倒是审的明白,胡惟庸先是说尧舜禹汤的功绩,是上古圣王创造了国家,什么是国呢,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就是中国。
中国与四夷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国有礼仪,是礼仪之邦,而蛮夷是没有礼仪的。
然后他又引用了孔子的《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可见谁是‘中国’并非看他是什么人,而是看他用不用中国的礼仪。
蒙元进了中国,却不愿意遵守汉家礼仪,仍然沿用夷礼,所以他还是蛮夷,不配‘主中国’。
然后他又引用《论语》里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开化的蛮夷有了君主,却没有君臣之道,那还不如中原王朝没有君主,却有君臣之道的礼法制度。
更加突出中国的礼法和制度优势,尤其是结合当今天下,特别再看元朝那些权臣,这话简直更对了。
元廷就是蛮夷有了君主,却没有君臣之道,所以权臣才搞出那么多破事,把国家搞成这个样子。
而大帅‘驱逐鞑虏,复我中华’,正是拨乱反正的行为。
比南边徐寿辉的‘均富益贫’,还有北边的‘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刘福通要强多了。
他们一个是均贫富的传统反贼,一个是只会叫嚣打到大都的武夫,只有鲁大帅才是真正意识到需要‘拨乱反正’的英主,所以大帅当主中国!
emmm,鲁锦看着这篇文章,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虽然完全背离了他出这道题的初衷,但胡惟庸确实点题了,确实结合时政了,确实骂元朝了,还证明了鲁锦造反的合法性。
但是思路,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但伱又不能说他写的不对。
这属于是走错了路,但还是到了终点
冯国用见鲁锦盯着一份试卷,表情十分复杂,忍不住问道,“大帅这是读到了什么文章,为何如此表情?”
鲁锦直接把卷子递过去,“你们看看吧。”
李善长和冯国用连忙凑到一起阅读,两人看的频频点头。
冯国用更是评价道,“这文章写的不错啊,条理清晰,解题思路精准,更是道出了元廷没有君臣之道,权臣祸国殃民的症结所在,怎么好像大帅不喜此文?”
“倒也说不上不喜。”
鲁锦纠结道,“只是并非我想要的那一篇而已。”
李善长若有所思,不知鲁锦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解法,他拿出自己审的那一份,递给鲁锦说道。
“大帅,此人的刑律题有些意思,或可入文院掌刑律。”
“哦?我看看。”
鲁锦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能被李善长评价为可以入文院掌刑律的人,要知道这个位置,可就相当于六部里的刑部尚书啊,不是小官。
扫了一眼名字,李饮冰?好像没听说过。
这人写的二十条律法算是比较‘全’的,各个方面都涉及了一些,关键是他的补充说明。
鲁锦说判案重在有法可依,现在是没法,所以临时‘约法三章’,让大家先想几条凑合着用,总比什么都没有,闷头瞎判要强。
李饮冰却说,当务之急应该首先确定‘量刑标准’,有了量刑标准,其他律条反而不那么重要,遇到什么样的案子,去套什么样的量刑标准,这个更为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