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鲁锦见状赶紧摆了摆手,“诶,这么急做什么,我对礼仪不是很懂,这进王号可要操办典礼祭祀,若是需要,那就尽量简朴一些,又或是发一条诏书?”
李善长闻言连忙道,“别的什么典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应该赶紧纳两位侧妃,这才是正事,不知殿下可有中意的人选?”
“.”
他妈的,居然又来催婚,鲁锦真是无语了,他本意是想跟原历史的老朱一样,先跟正妻多生俩孩子,确保正妻和嫡子地位稳固,然后再纳妾,省的以后麻烦,再因为夺嫡之事闹出乱子。
不过就算现在纳妾,立刻怀孕,等侧妃们的孩子生下来,钽儿应该也有快两岁了,只要不夭折的话,嫡长子的位子肯定是没人能夺走的,于是鲁锦便答应了他们。
接着鲁锦又询问了一下称王的典礼是什么样的,结果被告知和之前那次渡江之前祭祀江神差不多,不过要更复杂一些,大致为三个阶段。
先要在城南筑圜丘,相当于天坛,用来祭天,然后燔柴告天,焚烧祭品,诵读祝文,接着要受天命符(伪造祥瑞),宣称天降符应,表示自己是受天命称王的。
祭完天之后还要告庙祭祖,天子七庙,因此要立七庙,追封父、祖、曾祖等七代先祖为王,再以牲畜之血涂抹祖先神主(牌位),这叫血食,代表血脉延续,然后宣读诰命,告诉祖先自己要称王了,你得保佑我啊。
祭祀完上天和祖宗后,第三个步骤是正位颁诏,要穿衮冕,十二章衮服,持玉圭,登临高台,接受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最后颁布即位诏书,昭告天下,同时还可以大赦天下,减免赋税等等,这个就看心意来了。
鲁锦直呼麻烦,这一套流程全走下来,都和朱元璋登基称帝的流程差不多了,能不能简朴一点。
于是李善长就说,圜丘可以不筑,找个‘天然圣所’比如山头、河畔什么的,之前渡江前在长江边祭祀,那就算天然圣所,祭天必须要祭,但流程可以简化。
祭祖如果不追封七代,追封三代也可,鲁锦现在没有太庙和家庙,那就是临时布置一间祠堂也要祭祀祖先,不是你自己说的要敬天法祖吗,那上天和祖宗怎么能不祭呢?
最后的穿衮服,御极受贺,还有乐舞仪仗等等,都可以简化,可以武代礼,军队列阵替代乐舞,铠甲兵器陈列为仪仗,最后再来个即位诏书,齐活.
不过李善长又建议,虽然称王的流程可以简化,但为了凸显正规性,有几件事必须要做。
一是帅府机构的名称应该改一改了,文院直接改为政务院,武院改为枢密院,秘书局改为内阁,还有正法院改为大理寺等等,以及官员的官名,别再叫什么掌书掌司了,叫丞相也好,尚书也好,该叫什么就叫什么,这样听起来更正规。
二是要纳侧妃,还要封张芸绣为楚王妃,封嫡长子公输钽为楚王世子,早早的确立储君,省的以后出乱子。
三是要不要给武将封爵,是现在封还是以后封,这个由鲁锦拿主意。
鲁锦表示前两条都答应,但是第三条先缓一缓。
现在圣武军的局面有点诡异,战功最大的是指挥江北战役的朱亮祖,和指挥东征战役的杨璟,这俩一个降将出身,一个主动来投的代表人物。
反而是巢湖元老出身的廖氏和俞氏,俞廷玉独自领军以来,一直在镇守庐州大本营,根本没什么战功,廖氏领头的廖永安,现在也只有一个领军攻打安庆路的战役,只算小功。
如果现在按军功封爵的话,杨璟和朱亮祖肯定是爵位最高的,廖永安和俞廷玉这俩巢湖元老却在后面,这都是原始股的股东,鲁锦才是后来加入的那个,你让这些巢湖元老怎么想?那人心不得散了?
所以再拖一拖,等俞廷玉的第四方面军打完南阳和襄阳,廖永安的第一方面军打完江西和湖广,等他们都有了大的战功,到时候再一起封赏爵位不迟。
李善长、冯国用等人也对此表示理解。
不过为了安抚前线大将的情绪,鲁锦还是决定给他们加加军衔,鲁锦既然称王了,那元帅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可以给五个方面军的主将加元帅军衔,另外方面军总督的官职,改为方面军司令。
司令这个官职名古代还真有,不过却是朱元璋第一个设立的,没想到吧.
当然朱元璋设立的那个司令,也不是现代意义的军职,而是明朝通政司的前身,专门负责收发奏疏下达政令的,和通政司的职能差不多,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不过老朱觉得不太好用,后来又改成通政司了。
把这一切安排妥当,想要称王也没那么快,如今已经到了五月底,起码要折腾两个月,六月七月,最晚八月办完,在九月正式进攻江西之前把流程走完。
因为光是给两位侧妃家里送彩礼,来回就得俩月的时间。
嗯,鲁锦又学到一个小知识,给正妻家送的叫聘礼,给妾室家里的那才叫彩礼!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