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才做好了课教计划,淮津两兄弟:我们已经学完了。
叫他不得不好好考虑,应当如何去教这一双兄弟。
……
……
翌年秋闱,又出桂榜,果真如裴少淮记得那般,姐夫徐瞻此次发挥出色,居正榜第一,得解元。
又逢莲姐儿为徐瞻生了一子,取名徐言归,双喜临门。
那徐夫人更是逢人便夸家中一对儿媳,都大方得体,做事稳重,心思通透,使得家宅和睦,一双儿子能安心读书,方能取得如此好名次。
再说景川伯爵府。
姑爷高中,女儿生子,本应是可喜可贺之事,但裴家没有庆贺,府上气氛反倒有些压抑。
只因裴秉元也一同参加了今年的秋闱,结果再次落榜。
今年,他分明觉得自己答得比以往都好,怎还是不中?
裴秉元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如往常一般,甚至张罗着要去同女婿贺喜,可家里人都看得出,他心中很是郁郁,落寞得要紧。
裴少淮唏嘘,心道,父亲多年不中,必定是文章火候不够,可这把火候如何去补,并非多读书或是多背书便可燃起……或是天赋,或是时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便是科考的残酷之处。
几日后,亲家徐大人前来伯爵府拜访。
徐大人在国子监任司业两年后,调至礼部,如今已是鸿胪寺卿[4],官四品。
受圣上重用。
徐大人朝中事务繁重,能抽出时间,亲自前来,自当是有紧要事。
餐宴上,几盏下肚,徐大人才对裴秉元道:“亲家,前几日,我那国子监有位旧友,说是今年贡监出了些小差池,少了一人,若是把名额放下去,又怕下面的各州各府争抢,于是找了我。”
随后的话,徐大人便不说出口了。
如此明了,又岂会有人听不明白?
说是出了差池,实际,恐怕是徐大人费了好些功夫,才拿到的入学名额。
贡监,即向朝廷进贡人才,自国子监毕业之后,亦可为官。
虽低了一些,但毕竟是一条入仕之道,许多未中举的秀才,都排着队等贡监名额。
如此机会,换作他人,自是一口应下了。
可裴秉元举盏的手定住了,神色迟疑,久久都未开口。
作者有话要说:[1]颜真卿、柳公权两派书法
[2]后面所有关于书法的,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大家练字不要当真
[3]包本法:参考自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4]鸿胪寺卿:简单理解,类似现在的外交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