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潘掌柜、谢有粮和大头一家,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实在闲了出门溜达一圈,还不怎么适应京城的冷,往往是周边转一圈就回来,也不想去远地方。
就这么什么都不干的养着,一家子从上到下除了阿满,直到过完年才真正缓过来。
裴元之前都跟谢九九说,去严学士府上那天写的文章,充其量也就算是能看,跟出彩没半毛钱关系。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究底都是长途跋涉水土不服。
人累得狠了之后,不是说提起劲儿来就能提得起来的,就得过这么一段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的日子,让身体恢复过来力气精力才能跟着慢慢恢复过来。
白秀才去年刚经历过乡试,对贡院考场和号舍的日子还有本能的适应,要是不一鼓作气来赶考,再等上三年,不确定的因素就太多了。
读书一事向来是不进则退,他得再苦读三年不泄气,每天都要写文章研究如何破题怎么入手,要是稍微懒惰一点儿,三两个月不拿书连下笔从何而起恐怕都得恍惚一阵。
还有他的年纪,白秀才已经过了四十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大多数男子出门手上都要执杖了。
再过几年小娃子们见了得喊他一声大伯老丈,谁能保证他这三年身子骨康健,谁又能保证他三年之后还能受得了会试入贡院这三场考试。
京城的二月到底有多冷,只有真正到了京城的举人们才知道。
南边的考生进京以后还没进考场就病了的多的是,一病不起甚至命都没了的也不是没有。
白鹤川今年不来,三年后是个什么光景,叹一句前途渺茫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并不为过。
也正会试艰难且要紧再要紧,酒酣饭饱之后裴元便顺势按住了沈霁的手,以防这小子再跑了。
“我让曹勇高义和关杰跟你回去一趟,把客栈里的东西收拾收拾,今晚上就搬过来。”
“不用,我找的那个客栈还算清净,再说住了这么久都习惯了。”
沈霁就怕裴元会要留自己住在家里,前院本来就已经住了潘掌柜他们,自己还带着书童丫鬟和两个仆从,要是再搬过来像什么话。
“习惯什么习惯,我还不知道你。
清净是因为刚过完年,等再过几天试试,那些个举人们能吵得你晚上睡不着。”
裴元小脸一绷,不管沈霁还要推辞抬手指向沈凤岐,“小子,愿不愿意来你谢姨家住。”
“裴叔父,我娘都跟谢姨商量好了,今晚上她俩一个屋睡,让您跟我爹睡书房。”
沈凤岐当然愿意留下来,客栈有什么好的,客房收拾得再舒服也没个自由。
偷溜出去玩儿,也不像家里出了门就都是相熟的玩伴。
再说客栈里人多眼杂便是能出去,沈凤岐也不愿意出去。
沈霁总要出门跟别的举人往来交际,客栈里就只有母亲和妹妹,沈凤岐得守着她们。
裴元一听他这话就乐了,再不管沈霁还要啰嗦什么太麻烦了,就起身让关杰和高义去套马车,又转身嘱咐大头晚上准备些老家的菜色当宵夜。
夫妻之间嘛,偶尔分开睡一夜也不是什么特别难过的事情。
书房里什么都有,裴元搓搓手已经开始琢磨晚上应该准备一坛还是两坛子酒了。
老友相聚最是欢喜,这一夜后院正屋和厢房的灯都亮到了半夜才熄灭,第二天谢九九便张罗着把西厢给沈霁一家子给腾出来了。
阿满和沈清蘅搬到东厢的书房里住,除了春儿陪着还有沈清蘅的奶娘一起住。
书房挪到前院空着的正屋,西厢留给沈霁和于氏夫妻二人,沈凤岐因着年纪半大不大了占了个便宜,他自己一个人住西厢的左边次间。
两家以前就一起在鹿鸣村的老房子里一起生活过,现在又住到一起,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包括潘掌柜谢有粮他们也觉得这样挺好。
裴元把书房搬到前院正屋之后,他们有空没空也乐意去书房溜达两圈。
之前书房在后院,东家一家人又住在关府,他们有时候想去书房借本书,也不好直接往后院去。
现在书房搬到前院,谢有粮是去得最多的。
当账房不识字不行,当年谢九九给他找的老账房除了教他记账也教他识字念书,时间长了谢有粮也有了看书的习惯。
对此最高兴的是沈霁,当年在鹿鸣村当教书先生的时候他还教过谢有粮。
这些年两人极少见面,但见了依旧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
沈霁给他找了好些书出来,一册一册拿给他看。
看完一册需到他到自己跟前回课,说清楚都从书里看明白了什么,才能换新的一本。
两家人现在一起住在后院,虽挤了些却也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