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罗三问。
罗三问谦逊地笑了笑,道:“召集大家之前,洛将军就与我商量过了。
我非常赞成洛将军的想法。
改变天下女子的处境,我们不做就没有人会做了。
虽然军费紧张,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办也比不办好。
为了支持洛将军的计划,我便拟了一些农商条令,打算在整个淮东路施行。”
说完从座位起身,在席间信步一样的姿态走着。
徐徐道:“洛将军从《老子》悟出营魄抱一之理后,就在清宁军全军上下推行打坐训练,随着训练得越多了,士兵越来越清心静气,越来越接近营魄抱一境界。
可以说,清宁军士兵武力大增,伤亡大减,成为一支强悍之师,少不了洛将军的那次悟道。”
听着这番话,所有人都将目光移到了洛蔚宁身上。
洛蔚宁突然被夸,心里怪不好意思的,但身为见惯大场面的一军统帅,只是淡淡一笑,继续专注听罗三问说下去。
“而我虽然未曾上战场,但也恪守洛将军的规矩每日打坐。
最近打坐之际想着该施行什么样的农商条令,才能使淮东路的百姓生活得更宽裕,从而交上更多的赋税。
忽然有一天发现洛将军所悟之理,原来也可以用来指点农商。”
大家平时所理解的营魄抱一就是无论上战场还是吃饭、睡觉都要专心致志,这会罗三问还能用来指点农商,她们愈发的好奇,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道:“怎么用,快说说?”
罗三问微笑道:“老子言,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
若营魄抱一乃复归婴儿之道,那发展农商何不从复归婴儿之道入手?”
“财富是什么,财富从何而来?上古之时,人们以草叶为衣裳,以洞穴为屋宇,只有果腹之求,就只需打猎摘果。
猎物与果子便是那个时候人们的财富。
有人擅长打猎,有人擅长摘果,于是人们出现了以物换物之举。
等到进入中古时期,智巧渐多,人们除了果腹,还有美食、衣裳、房屋,各式各样之需,人们需要的东西日渐繁多,以物换物难以再施行,于是出现了货币。
人们通过劳动赚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换取所需。
可见,无论这世间出现了多少东西,多少行业,万变不离其宗,财富复归于婴儿以后就只是:人们的需要与劳动。”
“所以我想,要增加淮东路的财富,唯有从百姓的需要上入手,有需要百姓才会去劳动,劳动赚取的收入,部分用作赋税上缴清宁军,部分用于购买他们需要的物资,而提供物资的商人赚到了财富,也会有部分上缴赋税。
越多的老百姓参与劳动,劳动的时间越长,那清宁军就能收取越多的赋税。
想要让大多数老百姓辛勤劳动,我们就必须掌握或创造出老百姓更多的需要。”
罗三问这番论述将财富化繁为简,直指财富本质,即便是孟樾、谢摇云等平素鲜少读书的武将都听懂了,更不论洛蔚宁、柳澈、黄月等人。
就是听着听着,她们觉得背脊突然凉凉的。
看着大家略有惊恐的神情,尤其洛蔚宁,还有点做贼心虚似的,罗三问笑了笑,继续道。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虽然现今世道不好,清宁军需要大量军费物资,可我制定的条令,还是尽量争取让清宁军与老百姓两相获益。”
她制定的条令大致从衣食住行等百姓的刚需着手。
正直战乱时期,耕地丢空不少。
她先确保耕者有其田,然后把无主的土地收归官府,成立耕种集团,然后由能者负责募集人力耕种;
其次,米粮、盐、织造、转运业等全都要牢牢掌握在官府手里;
鼓励和奖励能工巧匠,尤其是创造出利于水利和农耕工具的匠人;
增设集市,鼓励各行各业的人闲时制作手工艺品到集市摆摊,促进买卖流通;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如今艰难之世,人心惶惶而压抑,正是需要治疗情志的时候。
条令鼓励文人创作,官府牵头,富商出资增设书肆和瓦舍勾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