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它在春天?发芽,随着季节变化,颜色会从鲜红变绿,再变为金黄色。
眼下四?月底,它的叶子还是偏红些,在戈壁沙漠地区很是特别。
晏青棠又看?到长得极高的梭梭树,树皮是灰白色的,灰褐色的老枝与今年新生出的新枝上,都长满了?绿色的叶子。
肃征对梭梭树也很了?解,说起他从当地人的口中了?解到的,梭梭树真算是浑身是宝,长出的嫩叶可以饲养家畜。
木材烧起来火旺烟少,早些年是当地人的最佳薪材,被叫做“沙漠活煤”
。
红柳与梭梭树,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耐干旱、耐严寒、耐高温、耐盐碱、耐瘠薄,根系发达,能在地下形成庞大的根系网,防止水土流失,是沙漠中防风固沙的卫士,能防止土地荒漠化,还能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
[2]
皮山县有治沙工人定期管理?和补种红柳、梭梭树等?植被,还在红柳与梭梭树上人工接种“沙漠人参”
肉苁蓉,既能防风固沙,又能顺便创造经济价值。
“野生肉苁蓉都已?经是国二濒危了?。”
晏青棠感慨,“但这三十年来,通过不断努力,肉苁蓉人工种植的面积已?经达到300万亩,年产药材8500多?吨,也算是肉苁蓉这种植物另一种延续的方式吧。”
[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野生肉苁蓉前些年被过度非法采摘,就是因为它的巨大商业价值。
而如今,严格的执法再加上人工种植肉苁蓉补充了?医药市场,但愿野生肉苁蓉能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晏青棠与肃征聊着聊着,发觉自己已?经偏了?正题。
无论是红柳、梭梭树,还是肉苁蓉,都不是今天?晏青棠要考察的目标。
不过这也不算无用?功,更像是意?外收获。
她拍下许多?野生植物的照片,记录下了?它们的生长环境。
这种一手的资料,会成为晏青棠今后学术道路上的最好积累。
肃征将观察土壤的晏青棠一把拉起,晏青棠简单拍了?拍手掌上的土,就又拉着肃征继续往前走。
他们在附近一带寻找了?好一阵,肃征这个熟悉皮山县且见过九头柳的,找起九头柳来也不算顺利。
多?亏晏青棠锲而不舍,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找到了?。
九头柳粗壮且糙实的树干伏在地上,显得盘根错节,朝四?周延伸生长,有的笔直,有的弯曲,根本无法判断它的主根在哪里?。
晏青棠正在数着九头柳的九个树冠,而单看?树干,就已?经粗到他们需要绕行才能看?清。
晏青棠拿起相机想拍,却根本拍不到全貌,这棵古柳树实在是太巨大了?。
这也难怪,它的树龄已?有一千五百年,树冠覆盖着周边大概三百多?平方米的土地。
“就算是最适合柳树生长的地区,也见不到这么大的柳树吧?”
晏青棠伸手抚摸着粗糙且苍劲的树皮,“这到底是怎么长起来的?是靠附近的小水潭?”
她瞧见了?,肃征也瞧见了?,在古柳树旁,有着一处小水潭,有泉水从泉眼不断涌出。
“沙漠地区能有从不断流的水源,已?经非常珍贵了?。”
肃征道,“而且不远处还有个更大的水潭,附近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微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闻言,晏青棠走近了?些,用?手试了?试泉水的温度,在这个季节有些凉,然?而根据地质专家勘测,到了?冬天?时,这儿的泉水仍保持着零上十几摄氏度,不会结冰。
这片泉水属于构造裂隙泉,昆仑山上的冰川融水,以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式流动,在沿断裂构造内形成水循环,一直流到这处古柳树附近,然?后涌出地表,形成水潭,为古柳树供给水源。
[4]
“那柳树又是怎么来的呢?”
晏青棠又问,“就这么不偏不倚,长在泉水周围。”
“可能是当年最早发现泉眼的村民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