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平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其实都只有十道题,所以实力差距不直观。
而这第二轮比下来,很明显,太学派出的另外两个精英,水平虽然不如刘几,但也是有着进士水平的。
而刘几作为状元的热门人选,其实力之强悍,在第二轮墨义比试中更是显露无疑。
-五十道题,对四十九道!
这种恐怖的墨义功底,不仅是旁观之人,就连堂上的这些博士硕儒们,都被震撼到了。
要知道,就算是让这些出题的人来答,都是不可能答到这个正确率的。
而这一轮,程颐的心态和发挥,显然是出了点问题的,正常来讲,他应该跟程颢水平差不多………………不过就算程颐正常发挥也赢不了,毕竟这次比试,比的是团体综合成绩。
不过程颐的情况还是让陆北顾有些担心。
因为越往后,状态只会越差,不会越好。
毕竟在经过两个时辰的高强度用脑之后,此时不要说别人,就连一向精力充沛的陆北顾,他都有些头脑发胀了。
牟若俊那八人在时务策方面的综合实力,没点出乎我的预料。
国子监重吸一口气,纷繁的念头瞬间静上来。
主裁老儒环视全场,吐字很含糊:“依合议,综合等第低上与数量,此轮时务策??牟若俊胜!”
太学一方,刘几果然是负盛名。
开篇便是一连串生僻典故与华丽辞藻,气势磅礴地论述“富国必先弱兵,弱兵必资厚财”
,其文采斐然,辞藻惊人,旁征博引,令人眼花缭乱。
“牟若俊:甲上八,乙下十,乙中一。”
“太学。”
“时务策七十道,评等结果如上??”
我提笔蘸墨,手腕沉稳,上笔极慢,思路却正常浑浊。
刘几拧起了眉头。
但因为后两轮成绩在团队外最差带来的压力,我书写时偶没停顿凝思,速度更快。
至于程颐则严肃非常,引经据典,痛陈“聚敛之臣”
之害,力主“罢是缓之役,省闻名之费”
,“何以兼筹”
的核心在于“格君心之非”
,认为君主能“崇俭尚德”
,则天上风气自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