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倒是让吏民皆大欢喜的消息,萧玄龄诸人虽意外,却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并没有唱反调的道理。
顾岱和裴善渊替她周旋吏民庶务,也并未遇到什么阻拦。
这道命令发出后不久,荆州刺史会稽王病重的消息不胫而走,坊间传言如今主政之人乃是金陵来的镇国将军,但这位镇国将军深居简出,从没有百姓见到其人真面目,因此这传言也真假难辨。
荆州军府僚佐自然知晓,如今在刺史府发号施令的,正是镇国将军成之染没错。
对这位年纪轻轻便紫袍在身的女郎,他们谁也没把握能摸清这人的深浅。
萧玄龄懂得审时度势,对成之染所作所为不置一词,诸位僚佐见状,言行也颇为谨慎,生怕在镇国将军主政立威之时,被揪出来杀鸡儆猴。
他们暗中观察成之染举动,当对方沉寂数日,突然有一天召集军府僚佐到前堂议事时,众人心中都有些七上八下。
不过,成之染当庭宣布的,是个好消息。
她要为军府大小将吏加官进爵,按资历劳绩核定官爵。
这件事她明面上交给萧玄龄来做,又让徐崇朝在旁协同。
萧玄龄如何不知其中督察之意,却也说不得什么,毕竟她还是给了他这个长史足够的体面。
众人离去时,眉眼都舒展了许多。
裴善渊忍不住问道:“萧长史对军府之事再熟悉不过,若动些手脚,旁人未必能看出。
将军难道不担心他挟私妄为?”
“这是我给他的机会,”
成之染轻轻一笑,“他如有异动,可就要搭上自己的前程。
一时得失,孰轻孰重,倘若分不清,这长史也不必再做了。”
第263章获嘉
正如成之染所言,萧玄龄确实拎得清,牵涉军府上下数百将吏的铨叙,他做得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毛病。
成之染稍稍放宽心,与宗寄罗和岑汝生一道,一连在书斋中埋首数日。
顾岱只当他们在密谋,有一日听闻成之染找他,心中不由得忐忑。
这些天军府佐吏之间气氛微妙,他好不容易侧身其中安稳度日,生怕成之染别出心裁,冷不丁惹出乱子来。
成之染一眼看破他心思,也不跟他绕弯子,道:“我要去看看荆州府兵。”
顾岱止不住发愁,荆州刺史如今被幽禁府中,军中虽不知个中情状,可这位镇国将军从天而降,免不得多多少少有些传言。
若成之染在此时出现,还不知会引起怎样的波折。
成之染并不担心这些。
自从攻灭李劝星之后,成肃裁撤了荆州军府,当年人马数万的盛况已不复再现,不过荆州毕竟是西州重地,州郡府兵仍旧仅次于扬州。
除了扈从亲兵是会稽王从金陵带来,余下的将士大都是荆州人士。
会稽王如何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为下一任刺史收拢军心。
顾岱百般劝说,都没能将她劝服,只好忧心忡忡地带人去军中。
宗寄罗本想一同前去,可刺史府总要有信得过的人坐镇,她斟酌一番,拄刀坐在槐荫堂前等候。
成之染直到日暮时分才回到府中,脸上显露出疲惫,却看不出什么神情。
宗寄罗开口要问,岑汝生摇了摇头,她心中了然,目光便有些凝重。
成之染随手从案前拾起一卷簿籍,简牍已微微泛黄,些许字迹漫漶不清,折射着烈日光影,愈显得深沉。
萧玄龄和顾岱随她步入堂中,见对方捧卷凝思,便对视一眼,打算退下。
成之染抬眸,叹了一口气,对他二人道:“荆州物阜民丰,然而此州积弊,在于事役频苦。
数年前李劝星兵败,军府冗官冗兵亦多加裁撤,可我看近来土断簿籍,仍有一门老幼尽皆从役之状。
今日到军中,幼弱者有之,老迈者有之,一旦到用兵之时,如何能担当大任?荆州军政虽重,这般却终非长久之道。”
这道理萧玄龄也懂,会稽王也未必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