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共谋大业……”
成之染略一沉吟,目光灼灼,毫不掩饰其中的审视之色。
荀敬德谨慎地点头称是。
成之染微微颔首,道:“我不过初出茅庐,只怕称不上明主。
毕竟如今天下三分,豪杰并起,阁下又何以见得,我能成大事?”
“太平侯有所不知,荀某虽不才,身处于乱世之中、四战之地,也曾见过不少达官显贵,为求功名而汲汲碌碌,背信弃义,置百姓于不顾。
能如太平侯这般,既有雄才大略,又足智多谋,以仁义治军,实属罕见。
荀某曾听闻太平侯孤军伐蜀,一战封侯,却不慕名利,挂印回师,想见其为人久矣。
今日一见,方知传言尚不足称述一二。”
见对方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成之染淡淡一笑:“阁下谬赞,这都不过是为人臣子的本分罢了。”
她从座中起身,缓缓在堂中踱步,半晌道:“阁下心意我已知晓,不知阁下麾下部曲,是否皆如阁下一般,甘愿归顺朝廷?”
荀敬德站起身来,拱手道:“荀某家中原本是颍川大族,因近世丧乱而避难迁徙,在颖水险阻之地结坞自保,千家一堡,人丁数万。
荀某不才,继任坞主,手下数千人,俱是同心齐力的宗族宾客,忠肝义胆,视胡虏为寇仇。
荀某决计归顺于王师,手下皆誓死追随,万望太平侯放心。”
原来是此间坞主,难得有这许多人马。
朝廷对坞壁鞭长莫及,难免忌惮,可这些豪强大族到底是为乱世所迫,且战且守,乱中求安,又有何过错。
成之染眸光微动,上前扶了他一把,道:“今日得阁下相助,实乃天幸。
我虽不似往圣先贤,定不负诸君所望,驱除胡虏,再造太平。”
荀敬德慨然笑道:“荀某愿誓死追随太平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成之染唤诸将佐入内,当众任命荀敬德为镇国参军,率领部下一军人马,随王师效力。
荀敬德问道:“许昌险固,节下可有攻城之策?”
成之染笑笑:“走一步,看一步罢。”
————
大军行进数日,到许昌城外数里。
城中业已戒严,坚壁清野,樵采路绝。
成之染遥望城池,并未急于发动攻势。
她下令诸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休整人马,一连数日,亲自到营地巡视,鼓舞士气。
桓不识等不及了,夜里到中军大帐,向成之染抱怨道:“如今天凉了,太尉说入冬前收复洛阳,留给前锋的时间已经不多。
况且我军粮草也并不丰裕,节下万不可在此地耗费太多时日!”
“桓将军何必心急,”
成之染不慌不忙,侧首问高寂之,“城中可有异动?”
高寂之拱手:“属下奉命率甲骑每日在颖水之侧浴马,借机迤逦到许昌城下,城中守军望见,从未出城驱赶。
初时还会在城头布置弓手,昨日再去时,早已见怪不怪了。”
“做得好,”
成之染颔首赞许,道,“我军越是表现得松懈,守军自然如桓将军一般,误以为我军并不急于攻城,日渐放松警惕。”
桓不识一噎,道:“节下心中有算计,那到底何时攻城?”
成之染勾唇:“那当然要看,守军何时以为我援军到来了。”
“援军?”
桓不识不解,他们这一路,哪还有什么援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