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巷口的老槐树又开花了,王阿婆蹲在树下择菜,指尖掐断豆角的脆响混着隔壁车床厂的轰鸣,在五月的风里荡出细小的涟漪。
她膝盖不好,蹲久了要扶着石墩子起身,裤腿上沾着星星点点的槐花,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糖罐。
对门的张婶拎着菜篮子经过,瞅见她腰杆僵得像根木棍,赶紧放下篮子来搀:"
您慢着点,昨儿我家小子还说想吃您腌的糖醋蒜呢。
"
王阿婆笑出满脸褶子,指节叩了叩张婶的菜篮子:"
巧了,今早刚剥好蒜,等会给你送半碗去,记得拿个带盖的罐子来,别让苍蝇落了。
"
这条叫梧桐里的巷子弯弯曲曲挤着三十几户人家,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哪家门槛缺了角,哪家窗台摆着歪脖子仙人掌,王阿婆闭着眼都能数清楚。
她搬来这里快二十年了,老伴走得早,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安家,逢年过节寄来的保健品堆在五斗柜上,瓶瓶罐罐映着晨光,像极了医院走廊里挂着的盐水瓶。
起初她总对着空荡荡的客厅发呆,墙上的挂钟走得忒慢,滴答声敲在耳膜上,比隔壁婴儿的夜啼还让人心慌。
后来不知从哪天起,她开始往兜里装薄荷糖,看见哪家晾的被子要掉下来,就踮脚给挪到绳中间;听见二楼李大爷咳嗽得厉害,就炖了雪梨汤装在保温桶里,趁人不注意放在门口;就连巷尾那只三条腿的黑猫,也知道每天傍晚蹲在她家门口,等着吃掺了鱼肉的猫粮。
梅雨季来的时候,巷子积水能漫过脚踝。
王阿婆把自家的木板凳一块块搬出来,沿着墙根码成小桥,放学的孩子们踩着凳子跳房子,水花溅在她裤脚上,她也不恼,只是笑着提醒:"
慢些跳,别摔着了,等会每人来喝碗姜茶,省得受凉。
"
三楼的陈姐抱着襁褓里的孩子从医院回来,看见这场景直抹泪,说自己亲妈都没这么贴心。
王阿婆替她撩开被雨淋湿的刘海,从兜里掏出块干爽的手帕递过去:"
快擦擦,孩子可别吹了风。
你男人值夜班辛苦,晚上我煮了南瓜粥,一会给你们端上来。
"
入秋后的某个傍晚,王阿婆在厨房熬小米粥,锅盖缝隙冒出的热气把玻璃窗糊得白茫茫的。
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吵嚷,她掀开围裙擦了擦手,趿拉着拖鞋往楼下跑。
原来是收废品的老周和新搬来的小吴起了争执,三轮车堵在巷口,小吴的汽车进不来,两人脸红脖子粗地对峙着。
王阿婆挤进去,先给老周递了瓶矿泉水,又冲小吴笑:"
小伙子刚搬来不知道,老周每周三傍晚来收废品,这巷子窄,您要是急着停车,往后退半米,靠右边停在那棵梧桐树下,既不妨碍人,明早出车也方便。
"
她边说边比划,袖口露出腕子上褪了色的银镯子,那是老伴结婚时送的。
小吴瞅见她发间的白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转身把车倒到指定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