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建邺重归南楚之后,新的楚皇根本没有还居旧都的打算。
上康城中拔地兴建起新的皇宫,许是因着短暂充作公主府的宅子恰好在范围内,亦或是楚皇仍旧对离去的女儿耿耿于怀,公主府被拆除、深挖,成为了新皇宫中的一隅深池。
安抚建邺民心的差事,交给了年幼的东宫太子。
项承没有推辞,在东宫太傅的安排下,点了朝中一些臣子,在禁军大将军魏无伤的护卫下,重新回到了建邺。
项承执意要走北门,待车行门外,年幼的太子跳下马车,望着城楼沉思。
魏无伤等得久了,怕他年幼累着,下马上前,躬身道:“太子,请进城吧。”
“魏将军,那天就是长姐抱着我,从此逃离的。
我记得城门塌陷,更记着长姐抱得那般紧,脚下踉跄,跌了很多次,都没有松开我。”
项承眯着眼,叹道:“我们的故都,这才多久,倒是叫齐人修好了。”
北门甚至比从前还要高,威仪更甚。
项承就这般走进建邺,看向两道的平民,紧绷着唇角,与魏无伤道:“魏将军,是否晓得父皇册了羽林,今后皇宫戍卫,与禁军无干的。”
这是个陈述,魏无伤怎会不知?楚皇生怕忠于东宫的禁军颠覆了自己的宝座,羽林的令牌甚至自己握着谁也不给。
“无论如何,只要太子在,楚国就有希望。”
魏无伤长出口气,道:“齐国毁掉了船只、拿走了军需……这些都无妨。”
“但他们对百姓,是比我楚国好。”
项承看得明白,大战之后,平民百姓对自己这个回来的储君,行礼是刻在骨子里的尊卑,然内心深处并无多少敬意。
甚至因为齐太子安民的手段了得,虽是归还建邺,但也下了令旨——奔齐者,可为民,税赋无不同。
这些日子因此冒险渡江的数不胜数,若项承不能在短时间安抚民心的话,只怕逃脱者愈多,这建邺城,不废也废了。
弘康十七载,对郁离来说,时间是怎么拆都不够用的。
她先是往返在公主府和郡主府之间,身量也从不足马高,到隔着座具能看得远了。
隔一日会有博士来讲学,穆阳无事的时候,也会留在府里,将她带在身边随时提点。
自她能写出一封信后,每过二十日,便会写一封信,和穆阳的书信一起,随着驿站一站站送去平州的行辕。
赵诚璋也有回信,虽很少,但每每收到,郁离总得看上十几遍。
其实远在平州的赵诚璋,在第一次收到郁离的信后,也总是盼着她的信。
只是她并不是总在行辕,才显得回信寥寥罢了。
郁离的信不会很长,最多两页纸,字写的称不上多好看,但胜在每个字都工整,又有点力透纸背的意思。
行文也没有让人多思的地方,直白又简洁,写春柳营的柳树好,就是“好看”
两字。
赵诚璋的笑意根本藏不住,每封信都得反复看了好几遍,才舍得存起来。
这日先读完郁离的,才拆开了穆阳的。
穆阳信中说太子如今只理半日事,而皇帝也不再整日价高坐朝堂,便从懿宗年间事,启用了政事堂。
而她自己,在幕后推着女科的事儿,先从州学修缮开始云云。
末了,提了一句,郁离生来约莫寡言,但无论识字练武,皆用心用力,毫无松懈。
赵诚璋默默叹息,那几位或多或少都对郁离有所揣测,唯有穆阳,赤子之心从无更改。
皇帝让她以这种方式参与朝政,是有王皇后的缘故,但……到底不是最稳妥的。
皇帝是个深谋远虑的帝王,这些年她看懂了一些,看不懂的才是多数。
他能力排众议,让自己领兵平鲜奴,又得平州、湖州二州刺史,听说此前朝中起非议,也极快压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